中医古籍
  • 《医学心悟》 丁字号方

    治咳嗽吐红,渐成骨蒸劳热之症。如人胃强气盛,大便结,脉有力,此阳盛生热,法当清凉,清骨散主之。若胃虚脾弱,大便溏,脉虚细,此阴虚发热,法当养阴,逍遥散、四物汤主之。若气血两虚而发热者,八珍汤补之。若元气大虚,变症百出,难以名状,不问其脉不论其病,但用人参养荣汤,诸症自退。经云∶甘温能除大热,如或误用寒凉,反伐生气多致不救。

    柴胡 白芍(各一钱) 秦艽(七分) 甘草(五分) 丹皮 地骨皮 青蒿 鳖甲(各一钱二分) 知母黄芩 胡黄连(各四分

    水煎服。

    加童便尤妙,凡逍遥、四物、八珍方内,皆可加入。

    逍遥散(方见类中)

    治肝经血虚,烦躁,口渴,胸胁刺痛,头眩,心悸,颊赤,口苦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又治女人经血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并治室女经闭,痰嗽潮热,肌瘦劳热等证。

    大熟地(自制) 当归 白芍(各一钱五分) 川芎(五分

    水煎服。

    加丹皮、麦冬、玉竹、山药、茯苓,退虚热至效。

    治气血虚,发热、潮热。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熟地 当归 白芍(各一钱) 川芎(五分

    枣二枚,水煎服。

    本方加黄 、肉桂,名十全大补汤。加丹皮、黑山栀、柴胡,名加味八珍汤。

    白芍(炒,二钱) 人参 黄 (蜜) 当归 白术 熟地(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 茯苓 远志(去心泡,各七分) 北五味 桂心 陈皮(各四分

    姜一片,枣二枚,水煎服。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