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坎离砂

    《中国药典》:坎离砂处方

    当归37.5g 川芎50g 防风50g 透骨草50g 铁屑10kg

    性状

    为黑褐色的粗粉;质重,稍有醋的酸气。

    炮制

    以上五味,除铁屑外,其余当归等四味加米醋适量,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将铁屑置炉内煅至一定程度时取出,立即将上述滤液倒入铁屑中,搅匀,晾干,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关节疼痛,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

    每250g加米醋15g(不可过量),立即拌匀,装入布袋。外包棉垫(或毛巾),待发热后,烫患处,药凉后取下。再用时仍用前法拌醋,可反复使用数次。每日烫患处1~3次。

    规格

    纸筒装250g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坎离砂处方

    乳香2钱,没药2钱,麻黄2钱,马钱子2钱,肉桂2钱,丁香2钱,川乌2钱,草乌2钱,小茴香2钱。

    制法

    上为细末,过罗。用铁砂160两入铁锅内煅红为度,取出用米醋40两淬之。容其干后,兑入细粉和匀,袋装重8两。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主风寒腰腿疼痛,阴寒腹痛,男子肾寒,妇女血寒。

    用法用量

    用时先将1袋药末倒在碗内,以米醋1羮匙(约5钱),将药拌匀,装袋内,用棉被盖2小时,药热后敷于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现代·《中药制剂手册》:坎离砂出处

    坎离砂,出自现代·《中药制剂手册》。本方曾改名“风寒砂”。

    组成

    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铁砂。

    用法

    上药各等分,用醋、水各半熬成浓汁,再将铁砂炒红后搅拌制成。用时加醋10~15毫升拌匀,装入布袋内,自然发热,敷在患处。

    功效

    祛风散寒止痛。

    主治

    主治腰腿疼痛,风湿关节疼痛,扭伤。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痛、腰椎肥大、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疼痛、腰肌劳损、风湿关节酸痛、肩背痛、肩关节周围炎、胞宫虚寒性痛经等病症。

    1.慢性腰肌劳损:以坎离砂热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28例,疗程12日。结果:痊愈18例(1个疗程后腰部体征消失),显效7例(1个疗程后腰部体征基本好转或减轻),无效3例(1个疗程后腰部体征无明显改变,或腰部体征加重),有效率89%。(《四川中医》1990年第6期)

    2.颈椎病:以坎离砂醋调热敷于患处治疗颈椎病患者170例。经一年多用药观察,均起到症状消失和恢复功能的作用,有效率达80%以上。对症状一时不能缓解者,采用国外报道的前斜角肌封闭疗法,用地塞米松加盐酸普鲁卡因作颈部封闭,可一次解除症状。(《新疆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12期)

    3.胞宫虚寒性痛经: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配合坎离砂熨剂治疗胞宫虚寒性痛经57例,5日为1疗程。结果:12例1疗程治愈,40例2个疗程治愈,5例3个疗程好转,总有效率达100%。(《工企医刊》1998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痛。方用羌活、独活、荆芥、白芷、防风等散风祛寒,附子、干姜、桂枝、艾绒、麻黄等温经止痛,两相配伍,共奏散寒止痛之功。临床应用以肩周腰背酸痛、关节疼痛、得寒加剧、得温则止为辨证要点。本品用醋拌和,宜用布包裹2层后敷于患处,以免过热,难以忍受。局部红肿者,忌用。

    方歌

    坎离砂中附铁砂,归红麻姜桂枝佳,荆防芷膝透骨草,羌独木瓜生艾绒。

    摘录现代·《中药制剂手册》
更多中药材
  • 《陈囊庵妇科补解》卷一:八君子汤处方人参 白茯苓 白术各3克 炙草1.5克 半夏3克 广皮2.4克 苍术2.4克 当归7.5克功能主治脾胃湿痰内盛,时时带下,经行而带症益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陈囊庵妇科补解》卷一《陈素阉妇科补解》卷一......
  •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八味丸处方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45克......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八味丹处方朱砂1两,磁石1两,赤石脂1两,代赭石1两,人中黄1两,禹余粮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糯米汤为小丸。功能主治补精髓,壮筋骨,益心智,理虚损,明目益睛,安神定惊。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
  • 处方人参半升,牡蛎半升,雷丸半升,沙参1升,苦参1升,玄参1升,丹参1升,大黄3升。功能主治伤寒、温病惊痫。用法用量水3斗,苇薪煮3沸,停后煮小沸,度1斗许,去滓,先以3指染药汁注儿口2-7次,大染手,湿吻、额、腹、背,以后如炊物温之再浴,......
  • 处方熟地5钱,当归3,山药2钱(炒),肉桂5分,茯苓1钱5分,白芍1钱5分(炒),附子5分,丹皮1钱,泽泻5分,山萸肉1钱。功能主治阳亏眩晕。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食远服。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