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又名土茯苓,味甘、辛,热,无毒。善治久病杨梅、痈漏,及曾误服轻粉肢体废坏、筋骨疼痛者,能收其毒而祛其风,补其虚。若初起肺热便秘者不宜,寻常老弱亦可服之,健筋骨。得川椒、皂角良。
□
人知药之药人,而不知食之药人,世有误食一毒而宿疾遂愈者,天生万物以养人也,岂为口腹计哉?孙真人谓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不特老人小儿相宜,凡骄养及久病厌药,穷乏无资货药者,俱宜以饮食调治。故采《食鉴本草》及《大观》,集韵为歌,更附各门方法于后。中有鳖肉、龟肉、麦芽之类,本门不载者,已采入五品正药,目录可查。凡言食某物忌某物者,养生家法也,脾盛善食者不拘。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又名土茯苓,味甘、辛,热,无毒。善治久病杨梅、痈漏,及曾误服轻粉肢体废坏、筋骨疼痛者,能收其毒而祛其风,补其虚。若初起肺热便秘者不宜,寻常老弱亦可服之,健筋骨。得川椒、皂角良。
□
人知药之药人,而不知食之药人,世有误食一毒而宿疾遂愈者,天生万物以养人也,岂为口腹计哉?孙真人谓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不特老人小儿相宜,凡骄养及久病厌药,穷乏无资货药者,俱宜以饮食调治。故采《食鉴本草》及《大观》,集韵为歌,更附各门方法于后。中有鳖肉、龟肉、麦芽之类,本门不载者,已采入五品正药,目录可查。凡言食某物忌某物者,养生家法也,脾盛善食者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