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痞满者,非痞块之痞,乃胸中痞闷而不舒畅也。因脾倦不能运化水谷,以致积湿成痰,留于中脘,而感痞闷也。治宜健脾顺气,气顺则痰利,脾健则食化痞消而通泰矣。方用二陈汤加枳实、白术、香附、砂仁、白豆蔻、藿香、厚朴之类。瘦人多郁热,加黄连去半夏。血虚加川芎、当归去半夏。食积加神曲、麦芽、山查去白术、半夏。肥人多湿多痰加苍术。气虚加人参去半夏。痰隔加瓜蒌、贝母、桔梗、竹沥、姜汁去白术、半夏。脾湿中满加苍术、芍药去半夏。
二陈汤见7页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痞满者,非痞块之痞,乃胸中痞闷而不舒畅也。因脾倦不能运化水谷,以致积湿成痰,留于中脘,而感痞闷也。治宜健脾顺气,气顺则痰利,脾健则食化痞消而通泰矣。方用二陈汤加枳实、白术、香附、砂仁、白豆蔻、藿香、厚朴之类。瘦人多郁热,加黄连去半夏。血虚加川芎、当归去半夏。食积加神曲、麦芽、山查去白术、半夏。肥人多湿多痰加苍术。气虚加人参去半夏。痰隔加瓜蒌、贝母、桔梗、竹沥、姜汁去白术、半夏。脾湿中满加苍术、芍药去半夏。
二陈汤见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