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血痕背后的刮痧秘密

    经络作为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掌管着机体健康,通过刮拭皮肤来刺激经络穴位,能够疏通经络、活血理气,这就是刮痧治病的原理。

    血痕背后的刮痧秘密

    冬日难得的好天气,王小一姗姗走来,颈项间厚重的围巾颇为引人注意。当她取下围巾时,后颈部三道泛紫的血痕特别显眼。我惊问,你这是怎么了?她却欣欣然说,不懂了吧,这是刮痧,那叫痧斑。

    刮痧治病的原理

    一个小小的刮板,在涂满油的皮肤上反复刮动,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如何能够保健祛病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刮痧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金生。面对我的质疑,杨金生解释道,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人体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被分成十二皮部,《素问·皮部论》中讲到“皮者,脉之部也”,即是说,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

    经络作为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掌管着机体健康,通过刮拭皮肤来刺激经络穴位,能够疏通经络、活血理气,这就是刮痧治病的原理。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曾经几次约诊齐桓公,齐桓公不信自己有病,扁鹊便说道:“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这段记载既描述了外邪侵体的发展过程,又点出“针石”的适应症。

    自然疗法是否人人皆宜

    刮痧疗法生于民间、盛于民间,满头白发的老奶奶顺手就会给自己有点感冒的孙子来上几下子,刮痧疗法真的能够“广谱”到人人适宜吗?

    对此,杨金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有出血倾向者,过度疲劳、身体虚弱、对疼痛敏感的人群,以及精神病患者都不宜进行刮痧治疗;孕妇的腰腹部禁止刮痧,体表有破溃、疖肿、疮痈和不明原因的包块等,禁止在创口处刮痧,急性扭伤、创伤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

    感冒、中暑等外感疾病,头、颈、肩、关节等部位疼痛,神经、肌肉的一些病变如坐骨神经疼痛等,刮痧疗法格外有效。

    出痧色越深越好吗

    不同的人去刮痧,出痧的颜色却各不相同,颜色是不是衡量疗效的标准呢?

    对此,专家指出,刮痧切莫强求出痧。出痧的情况因个人体质、刮痧部位和疾患不同而差别较大,不可为了追求刮痧的表象而刻意加大刮拭力度和时间。

    刮痧排毒的真相

    近年来,排毒概念的提出让惶惶不安的现代人一次次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林林总总的方法中,刮痧是有效的那一个吗?

    杨金生告诉记者,刮痧排毒确有实效。一方面刮痧能够促进胃肠功能,促进排便,改善便秘,藉此将毒素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能够刺激免疫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将毒素代谢至体外。

    专家支招辨优劣

    如今从美容院到洗澡堂都有人号称自己能够刮痧保健,除了查验从业资格证书之外,专家给您支招辨识刮痧师优劣。

    看工具。好的刮痧工具应当是质地坚硬、边缘光滑、对人体无伤害的牛角、玉石或浸过油的木板,而不是金属板、塑料板。训练有素的刮痧师还应为顾客准备具有润滑、止痛、活血化瘀功能的刮痧油或刮痧乳。

    看程序。正规的刮痧过程应当从询问刮痧目的开始,上手就刮只能暴露操作者的无知。接下来应当检查刮痧部位、涂抹刮痧介质,最后开始正式刮痧。刮痧的手法应是轻—重—轻,循序渐进,和缓结束。

    结语

    小小的刮痧蕴含着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它与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紧密相连。作为一种简易便捷的保健治疗方式,它能够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调节阴阳平衡,对许多疾病都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更多中药材
  •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