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枝芍药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心15克 白芍药90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腹痛甚者,加大黄30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症因脉治》卷四: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枝 陈皮 甘草 生姜 白芍药

    功能主治

    治寒气腹痛。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腹中绵绵作痛,脉左关弦紧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保命集》卷中: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枝3钱,黄耆1两,知母1两,石膏1两,芍药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疟疾。太阳、阳明合病,阳盛阴虚,内实外虚,寒热大作,不论先后。

    用法用量

    每服5-7钱至半两,水1盏半至1盏煎,温服清,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痘疹心法》卷二十三: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枝、白芍药、防风、黄耆(炙)、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补脾胃。主脾胃虚弱,痘子初出,他处俱起而手足起迟,他处俱收而手足不收者。

    用法用量

    加大枣2枚,水1盏半,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云岐子脉诀》: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1两,芍药半两,炙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

    太阴伤寒,主脉沉,客脉紧,沉紧相合,绕脐痛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大枣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重订通俗伤寒论》: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枝1钱半,芍药1钱半,当归3钱,生姜2片,葱头3枚。

    功能主治

    妊娠营血不足,寒袭经中,身疼无汗,发热恶寒,脉浮弱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种痘新书》卷四: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枝、赤芍、柴胡、防风、独活、羌活、川芎、当归、钩藤、牛蒡、白芷。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疮,恐毒气留滞筋骨,不得尽宣于肌肉,而气血又不能活,故手足痛。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三因》卷四: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心半两,白芍药3两。

    功能主治

    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温服。

    腹痛甚者,加大黄1两。

    摘录《三因》卷四《圣惠》卷八:桂枝芍药汤处方

    桂枝1两,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太阴病下之后,腹满时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熟地、丹皮、枣皮、茯苓、山药、泽泻、黄柏、知母、龙胆草。功能主治疝气,水衰火蔽,脾气尚强,谷食未减者。各家论述此方用丹溪滋阴八味以养肾水,复以胆草直泻厥阴邪火,所谓诸痛属火是也。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四引黄锦芳方......
  • 处方八味丸药料。制法熬膏。功能主治肝虚不能克制肾水,水泛为痰,吐而不咳者。用法用量贴脐下。摘录《理瀹》......
  • 处方茯苓2钱,酸枣仁(炒)2钱,五味子(炒)1钱,当归1钱,人参1钱5分,白术(炒)1钱,菖蒲5分,远志(去心)6分,甘草(炒)5分。功能主治心气不足,血气不和,而患疮证。用法用量上作2-3服,水煎服。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一......
  • 处方八味丸加茴香。功能主治肾虚,寒疝疼痛。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 处方七味荡滞,饮加大黄6分。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腹痛,日夜无度。摘录《产科发蒙》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