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龙眼肉(《开宝本草》)

    【基原】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异名】益智、桂圆肉。

    【性味归经】甘,温。入心、脾经。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

    【应用】

    1.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斤,煎汤服。(《泉州本草》)

    2.妇人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

    3.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g,粳米60g,莲子10g,芡实15g,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4.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使用注意】

    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现代研究】

    据临床报道,对神经性心悸有一定疗效,用量每次30~60g。

    【按语】

    桂圆肉中含糖较多,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桂圆中含铁较高,维生素B2也很丰富,可以减轻宫缩及下垂感,起到保胎作用。

    【参考文献】

    1.《日用本草》:“益智宁心。”

    2.《得配本草》:“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3.《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