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基原】猪科动物猪肠脏。
【异名】猪脏。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大肠经。
【功效】润肠,补虚。
【应用】
1. 肠风脏毒:猪大肠一条,入芫荽在内煮食。(《救急方》)
2. 痔瘘下血:猪肠一条,洗净,控干,槐花炒为末,填入肠内,两头扎定,米醋煮烂,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当归酒下。(《奇效食方》猪脏丸)
【使用注意】
外感,脾虚滑泄者忌食。
【按语】
以肠补肠,肠病者宜食。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阐明补阴疗法。
【基原】猪科动物猪肠脏。
【异名】猪脏。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大肠经。
【功效】润肠,补虚。
【应用】
1. 肠风脏毒:猪大肠一条,入芫荽在内煮食。(《救急方》)
2. 痔瘘下血:猪肠一条,洗净,控干,槐花炒为末,填入肠内,两头扎定,米醋煮烂,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当归酒下。(《奇效食方》猪脏丸)
【使用注意】
外感,脾虚滑泄者忌食。
【按语】
以肠补肠,肠病者宜食。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