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查古籍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一、主因
蜂的种类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其腹部后端有素不腺与螫相连,当刺入人体时,将毒液中的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注入人体内,并将毒刺遗弃伤处,能引起溶血、出血、过敏反应。成人常在劳动中、儿童常在玩耍时被蜇。
二、主症
有被蜂蜇病史。伤口有剧痛、灼热感、红肿、水疱形成,1~2天自行消失。如被蜂群螫伤多处后,有发热、头晕、恶心、烦躁不安、痉挛及昏厥。过敏者,可出现荨麻疹,口唇及眼睑水肿,腹痛、腹泻、呕吐,甚者喉水肿、气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急救
1.用镊子将毒刺拔出,用肥皂水或用3%氨水或3%碳酸氢钠溶液、盐水或糖水洗伤口。
2.黄蜂螫后,用食醋敷或用鲜马齿苋汁涂于伤口。
3.用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以温水溶后涂伤口周围。
4.用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鲜蒲公英、半边莲捣烂外敷,效果也好。
5.过敏者口服扑尔敏4mg,或非那根25mg,3次/日。重者可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或麻黄碱30mg,或地塞米松5~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