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形色外诊简摩》 按法

    作者: 周学海

    凡痛,按之痛剧者,血实也;按之痛止者,气虚血燥也;按之痛减,而中有一点不快者,虚中挟实也。

    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也。按之不可得者阴痹也,按之酸疼者,寒湿在筋也。(石顽。)

    凡按之,其血不散,与散而久不复聚者,血已死也;散而聚之速者,热也;聚之迟者,气滞与寒湿也。(添加。)

    水胀者,足胫肿,腹乃大,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肤胀者,风寒客于皮肤, 然而不坚,腹大身尽肿,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鼓胀者,腹胀身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也。(筋即脉也。血与水相杂,而汁变坏也。《内经》。)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近见一病,饮食倍增,身肤加肥,惟骨节皮肤疼痛不能转侧,其皮肤虽以一指轻点之,亦即痛剧不可耐矣,即此病也。仲景。)

    凡身热,按之皮毛之分而热重,按久之不热者,热在表、在肺,又为劳倦之虚热也。(以热之微甚分虚实。)

    按至肌肉血脉之分而热轻,重按之俱不见者,热在中焦、在心脾、在血分,邪已入里也。按至筋骨之分而热者,为阴虚骨蒸,与湿热深入骨髓也。热病内陷于骨者,为肝肾阴绝也。(东垣。)

    肌之滑涩,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之坚 ,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之粗细,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之大小,以征肾气之勇怯;爪之刚柔,以征胆液之清浊;指之肥瘦,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之浓薄,以征脏气之丰歉;尺之寒热,以征表里之阴阳。论疾诊尺篇论之详矣。前卷形诊中,生形病形诸篇,多有以摩按得之者,不复琐具,可互观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