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查古籍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肝之华在爪,爪为筋之余。(《内经》。)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肝绝者,爪甲青而怒骂不休。(《内经》、《脉经》。)
肝应爪,爪浓色黄者,(色谓爪下血色。)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内经》。)
身黄、目黄、爪甲黄者,疸也。爪甲青者,厥也。(《内经》、《脉经》。)
手太阴气绝,爪枯毛折。(《内经》。)
循衣撮空,心虚败证也。若执持有力者,内实也,宜清之泄之。(石顽。)
按∶爪内应筋,爪之枯润,可以占津液之虚实也。至于爪下之血色,亦与面色同法。按之不散,与散而久不复聚者,血死之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