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疵靥论

    疵靥者.谓皮肤之上生赤色或黑色之点.大小不等.如滓粒之状.缘身犹可.若生面上.则多恶之.女子尤甚.此由风邪搏于津液之气而作.又言因敷胡粉.皮肤虚而为粉气入于腠理化生.又有生下便有者.此由胎中形象未具之时.母食杂有毒.感气而化.又有父母遗体所生者.此下二项.不可治也.治小儿皮肤上生赤疵 以马尿洗之.日四五次.

    又方治小儿生赤黑疵.以针刺父脚中血.滴疵上.即消.又以狗热屎敷之.疵自卷落.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