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胃脘疼痛刺内关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证。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胃脘痛,俗称“心口痛”。

    治胃脘痛,主穴多取内关、中脘、足三里。胃痛突然发作,兼有怕冷、热熨后疼痛减轻者加灸梁门;胃胀痛,嗳气酸腐者加内庭;痛连胁部,嗳气频繁,因情绪波动疼痛加重者加太冲、期门;胃隐痛,呕吐清水,食欲不振者加灸气海;胃灼痛,口干,大便干燥者加太溪。针法:毫针刺,每日1次,留针30分钟。虚寒性疼痛亦可加灸。

    按:内关主治胸胃疾患;中脘能调理胃腑气机,和胃止痛;足三里是治疗胃痛的经验穴。古代医家治胃脘痛,多以内关配公孙穴。《席弘赋》云:“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又云:“心胸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杂病穴法歌》曰:“公孙内关腹痛止。”《标幽赋》说:“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又说:“胸满腹痛刺内关。”公孙与内关相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功用甚多,即“公孙内关胃心胸”是也。

    针灸治疗胃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尤其对急性胃痉挛效果更佳。胃痛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调整饮食,戒烟酒,辛辣之品。饮食应定时、定量,尽量少吃多餐。还要注重调理情绪,戒恼怒,可减少复发,促进康复。对慢性胃病,要注意坚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王维恒)

更多中药材
  •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
  •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
  •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