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乌髭鬓,兼治牙齿一切疾。
麻 (二斤,细杵,不用罗) 地黄(三斤,拣择匀停好者,然后晒干) 皂角(六挺,不蛀肥好者,每挺截作三段) 青盐(三两,杵碎,不用罗) 东引桃枝 柳枝 桑枝(各十五截,如大指大,各长一握) 墙头豆(生者) 马齿(及盛时,采一斤,采时不得令妇人鸡犬见,采到,即于净
上药用一斗三升瓦罐子新好者,将前件药物,逐味分作三处,逐一味一重重下于罐子内,药绝。用一新瓦片,可罐子口盖覆,仍于盖子中心开一窍子,出烟罐子周回,以好黄土纸,筋泥固济,候干,于净房内,用炭火四向,慢慢烧之,须是用火得所,烟尽,拨却火,塞眼子,却黄土焙,一两宿,候冷,取出药,其色如鸦羽。于瓷器内研细,切勿犯铁,更入升麻白芷各一两,细研罗,入于末内,令匀,以瓷器内,收密封闭,逐渐取出一匙头许,亦以小瓷器内收,每日,不以旦暮或食后,揩齿,表里精细耐烦揩之。悉令周回,即合口须臾,若不倦,久长用之,髭鬓自然黑润异常,牙齿坚白无脱落,口气香洁,合时切忌见妇人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