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拼音注音Zhān Rén Huā别名

    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原形态

    落叶灌木,茎高1~2米,直径达4.5毫米,圆柱形,小枝和小叶柄密被短柔毛。三出复叶,托叶2片,长约3毫米,呈披针状线形;叶柄长1.5~3.5厘米,上面微凹;顶端小叶圆菱形,长4.7~10.5厘米,宽4~8厘米,先端具短尖头,边缘自中部以上呈深波状;两侧小叶较小;小叶具柄,基部有小托叶;叶面绿色,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背灰白色,被有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长5毫米:苞片早落;萼片基部结合,萼筒长2.5毫米,萼齿三角形,与萼筒等长;花紫色,长8毫米,花冠蝶形,旗瓣圆形至椭圆形,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雄蕊10,基部结合;子房线形,疏被短柔毛。荚果串珠状,约具10节,易断,节近方形,密被带钩的褐色小毛。花期7~8月。果期10月。

    本植物的根(粘人花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微辛,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涩,平。"

    功能主治

    《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研末撒布。

    复方

    ①治胞衣不下:野豆子、黄实叶、煅莲房。水煎服。

    ②治月瘕痨:野豆子加红糖炖鸡服。

    ③治风热火眼:野豆子、木黄连、寒水石、菊花、决明子、冬桑叶、夜明砂。水煎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内伤出血:山蚂蝗果五至十个,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⑤治烧伤:山蚂蝗全株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粘人花拼音注音Zhān Rén Huā别名

    饿蚂蝗、黄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蚂蝗、过路黄、山毛豆花、乌山黄檀草、满鼎糊草、长波状叶山蚂蝗

    英文名all-grass of Sinuate Tickclover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dium sequax Wall.[D.sinuatum(Miq.) Bl.ex Bak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400-2100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波叶山蚂蝗 灌木,高达2m,枝具淡黄色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卵状菱形,长4-10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波状,两面有白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有毛;托叶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1mm,被淡黄色柔毛;腋生总状花序,花序轴和花梗有柔毛;花萼阔钟状,萼齿三角形,有短柔毛;花冠紫色,旗瓣无爪,与翼瓣、龙骨瓣近等长,雄蕊10,二体,(9)﹢10;子房线形,有短柔毛。荚果串珠状,稍弯,密生开展褐色短柔毛,有5-10荚节,荚节长宽约3mm。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状

    茎枝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被褐色短柔毛。可见3出复叶中间小叶较大,长达9.5cm,宽达4.5cm,卵状椭圆形,顶部渐尖,基部楔形,叶缘自中部以上呈波状,侧生小叶较小,几全缘。两面均被柔毛,以下表面较多,气微。有时可见花序或荚果,荚果长约2.8cm,宽约2.5mm,表面被带钩的褐色小毛,腹背缝线缢缩,有6-9节。气微,具豆腥气。

    归经

    肝经

    性味

    微苦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活血祛瘀,敛疮。主风热目赤,胞衣不下,血瘀经闭,烧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胞衣不下: 野豆子、黄实叶、煅莲房。水煎服。②治月瘕痨: 野豆子加红糖炖鸡服。③治风热火眼: 野豆子、木黄连、寒水石、菊花、决明子、冬桑叶、夜明砂。水煎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④治内伤出血: 山蚂蝗果五至十个,水煎服。(《云南中草药》)⑤治烧伤: 山蚂蝗全株研未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来源锉石鳖科锉石鳖属动物函馆锉石鳖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以全虫入药。夏秋捕捉,微火烘干或晒干。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1钱,研粉或压片分2~3次服。摘录《......
  • 拼音注音Bā Jiǎo Wū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来源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
  • 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别名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来源为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华瓜木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
  •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叶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叶。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跌打接骨。“复方①治乳结疼痛:八角枫叶数十张,抽去粗筋,捣烂敷中指(......
  •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根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别名白龙须(《简易草药》),白金条(《分类草药性》),白筋条(《四川中药志》)。出处《简易草药》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根、须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须根,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