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物理诊断学》 (一)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腹壁柔软无抵抗。在某些病理情况可使全腹或局部紧张度增加、减弱或消失。

    1.腹壁紧张度增加按压腹壁时,阻力较大,有明显抵抗感。多为腹腔内有急性炎症,刺激腹膜引起反射性腹肌痉挛,使腹壁变硬称腹肌紧张。腹肌紧张可分弥漫性或局限性。弥漫性腹肌紧张多见于胃肠道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常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局限性腹肌紧张多系局限性腹膜炎所致,如右下腹壁紧张多见于急性阑尾炎。腹膜慢性炎症,使腹膜增厚,全腹紧张,触诊有时如揉面团一样,称揉面感,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癌肿的腹膜转移。腹腔容量增大时,不引起腹痛,而炎症所致者由引起腹痛。腹肌紧张虽然是诊断腹膜炎的重要体征,但小儿腹部触诊是,因恐惧可使腹壁反应敏感;而年老体弱、腹肌发育不良者,当腹腔内有炎症时,可使腹壁反应迟钝,故在判断时应注意。

    2.腹壁紧张度减低或消失按压腹壁时,感到腹壁松软无力,多为腹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所致。全腹紧张度减低,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刚放出大量腹水者,也可见于身体瘦弱的老年人和经产妇。全腹紧张度消失,见于脊髓损伤所致腹肌瘫痪和重症肌无力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周学海
  • 作者:
    贺龙骧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立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