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痘里发丹因热极,宜施凉血散毒剂,涂抹内服量寒凉,外用化斑汤洗浴。
【注】此证由内热甚极而成,内宜服生地、牛蒡、芍药、甘草、木通、荆穗等药,其毒自消。肿痛者,加柴胡,羌活;头顶盛者,毒凑上焦也,宜用炒黄连、柴胡、甘草、车前子、栀子等药。外用化斑解毒汤洗浴,量服寒凉药,及猪胆、京墨、冰片涂抹。丹之形色,与赤游丹毒参考。
化斑解毒汤(见肋部内发丹毒)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痘里发丹因热极,宜施凉血散毒剂,涂抹内服量寒凉,外用化斑汤洗浴。
【注】此证由内热甚极而成,内宜服生地、牛蒡、芍药、甘草、木通、荆穗等药,其毒自消。肿痛者,加柴胡,羌活;头顶盛者,毒凑上焦也,宜用炒黄连、柴胡、甘草、车前子、栀子等药。外用化斑解毒汤洗浴,量服寒凉药,及猪胆、京墨、冰片涂抹。丹之形色,与赤游丹毒参考。
化斑解毒汤(见肋部内发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