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牛耳枫枝叶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枝叶拼音注音Niú ěr Fēnɡ Zhī Yè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枝叶,秋后采。

    性味

    《陆川本草》:"甘,温,有微毒。"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消肿。治风湿骨痛,浮肿。"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治蛇伤或骨折:牛耳枫鲜叶捣烂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牛耳枫枝叶拼音注音Niú ěr Fēnɡ Zhī Yè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Calyx-shaped Daphniphyllum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的小枝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枝叶,鲜用呀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灌丛中或小溪两岸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原形态

    牛耳枫 常绿灌木,高1-5m。单叶互生,叶柄长3-15cm;叶片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0-15cm,宽3.5-9cm,先端钝或近圆形,有时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边缘背卷,上面绿色,背带粉绿,有白色细小乳头状突起;侧脉明显。总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异株;花小,无花瓣,花被萼状,宿存;雄花花梗长1.2cm,花被片3-4,雄蕊9-10,长约4mm,花丝极短,药隔发达,大于花药;雌花花梗长约5-6mm,花被片同雄花;子房为不完全的2室,花柱短,柱头2分枝。核果卵圆形,长约1cm,被白粉,有种子1颗。花期4-6月,果期6-10月。

    化学成分

    树皮和叶含楷勒碱(calycine)。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辛;甘;性凉;小毒

    注意

    孕妇禁服。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消肿。治风湿骨痛,浮肿。

    2.《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茅蜜(《医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实图考》),茅芽(《医学衷中参西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
  •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药。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性味甘、......
  • 拼音注音Bái Cǎo别名倒生草、白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Pen-nisetum ongolicum Franch.;P.flacci......
  • 别名倒生草来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尿血,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用法用量5~8钱。摘录《全国中......
  • 《中药大辞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别名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