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台秘要》 石发后变霍乱及转筋方一十六首

    论曰∶服石之人,体常多热,热即引饮,饥复加餐,水谷既伤,胃腑失度。土既衰损,木必来乘,故曰肝入胃即泄,或单下而不吐。是肝乘之盛也,木既克土,克过必宣,二气俱虚,而肝必怒,阳气既乏,则发转筋变吐,加肾肝之病也。宜速止之,仍温足而兼复调以五味,其病必痊矣。

    疗石发霍乱,绞痛不可忍方。

    茱萸(一升)

    上一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强服之,得下瘥。

    又疗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者,肾气虚,先疗其筑,理中汤方。

    人参 桂心 甘草(炙各三两) 干姜(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又加白术三两。

    又疗霍乱转筋入腹方。

    取鸡屎白干者一方寸匕,以水和顿服之。

    又疗转筋入腹痛方。

    灸脚心下当KT 趾上七壮。

    又方:灸足大KT 趾下约中一壮。

    又干呕方。

    灸手腕后中指两筋间左上各七壮,名间使。

    又若吐止而下痢不止方。

    灸脐下一跌约上二七壮。

    又呕不息者方。

    薤白(一握)

    上一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六合,顿服之。

    又吐痢不止,转筋入腹欲死方。

    生姜(三两切)

    上一味,以酒一升半煮三沸,顿服之良。

    又方:藿香(一把)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服之瘥,艾亦佳。

    又疗转筋不吐不下,气息急方。

    木瓜(一枚)

    上一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之瘥。

    又方:高良姜(五两捶碎)

    上一味,以酒二升,煮取一升服,亦主腹痛。

    又方:桑叶(切二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服之。

    又疗腹满痛不可忍方。

    取盐一合熬,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即得吐止,若吐痢止,心中烦闷及渴不止,取竹沥一升分服即止。不止,心中复似冷,取茱萸一两于铛中炒,捣末,以水二升煮,取一升,着少盐澄清服之,取瘥。

    又疗霍乱吐痢不止方。

    粟米(任多少研)

    上一味,以水搅如乳,服之即瘥。

    又疗脚转筋方。

    灸两大拇指爪甲后连肉处当中尖三壮。

更多中医书籍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
  •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