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因行经之时,寒气自肛门入,客于大肠,以致经血凝涩,月信虽行而少,其腹渐大如孕,为胎漏状。壮盛妇人,半年以后,便长水消,气盛而除;虚怯者,必成胀病。桂枝桃仁汤主之。
桂枝(一钱五分) 槟榔(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 生地(一钱) 枳壳(一钱) 桃仁(二十五粒,去皮尖、研) 炙甘(五分)
加姜枣。更宜服四制香附丸。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因行经之时,寒气自肛门入,客于大肠,以致经血凝涩,月信虽行而少,其腹渐大如孕,为胎漏状。壮盛妇人,半年以后,便长水消,气盛而除;虚怯者,必成胀病。桂枝桃仁汤主之。
桂枝(一钱五分) 槟榔(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 生地(一钱) 枳壳(一钱) 桃仁(二十五粒,去皮尖、研) 炙甘(五分)
加姜枣。更宜服四制香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