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困而复动,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脏之气,皆是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代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止。肝气不能止,则三十动一止。盖一脏之气衰,而他脏之气代至也。经曰∶代则气衰。滑氏曰∶若无他病,羸瘦脉代者,危脉也。有病而气血乍损,气不能续者,只为病脉,伤寒心悸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李氏括曰∶数时一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看,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涂。又曰∶促结之无常数,或二动三动一止即来,代脉之止有常数,必根据数而止,还入天中,良久方来也。
【主病】代脉先因脏气衰,腹痛泄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焦病,女子怀胎三月分。《脉经》曰∶代散者死,主泄及脓血。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困而复动,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脏之气,皆是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之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代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止。肝气不能止,则三十动一止。盖一脏之气衰,而他脏之气代至也。经曰∶代则气衰。滑氏曰∶若无他病,羸瘦脉代者,危脉也。有病而气血乍损,气不能续者,只为病脉,伤寒心悸脉代者,复脉汤主之,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李氏括曰∶数时一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看,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涂。又曰∶促结之无常数,或二动三动一止即来,代脉之止有常数,必根据数而止,还入天中,良久方来也。
【主病】代脉先因脏气衰,腹痛泄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焦病,女子怀胎三月分。《脉经》曰∶代散者死,主泄及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