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空膏

    《兰室秘藏》卷中:清空膏处方

    川芎15克 柴胡21克 炙甘草45克 黄连(炒)防风 羌活各30克 黄芩90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

    功能主治

    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及风退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者。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次6克,入茶少许,汤调如膏,临卧时抹在口内,用少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金·《兰室秘藏》:清空膏出处

    清空膏,出自金·《兰室秘藏》。本方又名“清空汤”。

    组成

    川芎五钱(15克),柴胡七钱(20克),黄连、防风、羌活各两(各30克),炙甘草一两五钱(45克),黄芩三两(90克)。

    用法

    上药共研为末,每服4克,放于盏内,加入茶汁少许调如膏,临卧用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

    清热祛风。

    主治

    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等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等病症。

    偏头痛:以本方加减治疗偏头痛44例,疗效评判标准以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6个月内未复发为显效。结果:显效32例,占72.8%;有效10例,占22.7%;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95.5%。(《河北中医》2000年第1期)

    方解

    本方用羌、防、柴、芎疏肝祛风;酒炒芩、连之苦寒,先升后降,以逐其火;甘草缓急调中,协和各药。取茶禀至清之气,除上焦之浊垢下行。临床应用以偏正头痛、面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个案治疗乳腺炎、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病症。

    方歌

    清空芎草柴芩连,羌防升之入顶巅,为末茶调如膏服,正偏头痛一时蠲。

    摘录金·《兰室秘藏》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破故纸2钱,五味子1钱半,肉豆蔻(面炮)1钱,吴茱萸7分,炒陈艾2钱,厚附片2钱。功能主治温中暖脏。主妊娠虚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热,少腹冷,小便清长,食少,舌淡苔白,脉沉迟。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广皮。摘......
  • 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为末,捣地黄、阿胶和匀,加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
  •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处方艾叶(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吴茱萸(制)80g 肉桂20g 当归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黄40g 黄芪(蜜炙)80g 续断60g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
  • 处方大附子2两(炮,去皮脐,切片),熟白艾1两,川姜7钱(炮,洗)。功能主治脏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处方干姜末、熟艾各等分。制法以白面作馄饨,如酸枣大。功能主治脾虚有寒,泻痢。用法用量每服40-50个,煮熟,空心服;腹胀者,炒厚朴煮汁熟,即煮馄饨食之。摘录《鸡峰》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