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中风涎潮,咽膈作声,目眩不开,口眼喎斜,手足不随。应是一切风疾并宜
雄黄(研) 朱砂(研) 龙脑(研) 麝香(研,各一钱) 白僵蚕(去丝、嘴,生) 白附子
上除研外,余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如中风涎潮,牙关不开,先用大蒜一瓣 捣烂,涂在两牙关外腮上,次用豆淋酒化一丸,揩牙龈上即开,续用薄荷酒化下一、两丸。
如丈夫风气、妇人血风,牙关紧急者,只用豆淋酒化药,揩牙龈上即开。如头风目眩,暗风 眼黑欲倒者,急嚼一、两丸,用薄荷酒下。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治中风涎潮,咽膈作声,目眩不开,口眼喎斜,手足不随。应是一切风疾并宜
雄黄(研) 朱砂(研) 龙脑(研) 麝香(研,各一钱) 白僵蚕(去丝、嘴,生) 白附子
上除研外,余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如中风涎潮,牙关不开,先用大蒜一瓣 捣烂,涂在两牙关外腮上,次用豆淋酒化一丸,揩牙龈上即开,续用薄荷酒化下一、两丸。
如丈夫风气、妇人血风,牙关紧急者,只用豆淋酒化药,揩牙龈上即开。如头风目眩,暗风 眼黑欲倒者,急嚼一、两丸,用薄荷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