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寒热往来羸瘦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小儿风邪客于皮肤。痰饮渍于脏腑。使血气不和。阴阳交争。故发寒热往来也。胃气挟热也。

    治小儿寒热往来。不欲乳食。羸瘦。心腹胀。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一分)甘草(半分炙微赤锉)当归(一分锉碎微炒)人参(一分去芦头)白术(一芦头)黄芩(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寒热往来。食少羸瘦。人参散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诃黎勒皮(三分)黄(半两锉)柴胡(半两去苗)白茯苓(半两)白仁麸炒微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治小儿胁下有气。腹痛。喘逆气息难为。往来寒热。羸瘦不食。马通粟丸方。

    马通内粟(三分)细辛(三分)紫菀(三分洗去苗土)五味子(一分)杏仁(三分汤浸去皮汤洗十遍去滑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

    以意

    治小儿往来寒热。多汗心烦。小便赤黄。不欲乳食。四肢羸瘦。黄丸方。

    黄(一分锉)麦门冬(一分去心焙)柴胡(半两去苗)赤茯苓(一分)白术(一分)子芩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

    治小儿气食不节。伤于脾胃。致往来寒热。时复呕吐。不欲乳食。渐至羸瘦。宜服

    槟榔丸方槟榔(一分)丁香(一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桂心(一分)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薄生姜汤研下五丸。看儿大小。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