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丹疹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丹疹者。为遍身肿。并白丹肉中起。痒痛微肿。如吹瘾疹起赤。亦有鸡冠赤起。大如钱。

    或有水

    治赤丹。瘾疹而痒。搔之随手肿起。莽草膏方。

    莽草(半两)当归(一两)芎(一两)羊踯躅(一两)大戟(一两)细辛(一两)赤芍药(一两)芫花(一两)附子(一两去皮脐生用)上件药。细锉。用猪脂三斤。煎之。候附子色黄。膏成。滤去滓。放瓷盒内贮之。每日四五度。取少许敷于疹上。

    治丹疹。烦热疼痛不止。升麻膏方。

    川升麻(二两)白薇(三两)漏芦〔二(三)两〕连翘(三两)川芒硝(三两)黄芩(三两)蛇衔草(三两)枳壳(三两)山栀子(四十枚)蒴(四两)上件药。细锉。以水三升。猪脂三斤。煎候水气竭。滤去滓。用瓷器贮。不计时候涂之

    治丹疹。毒瓦斯不消。时发疼痛。宜拓漏芦汤方。

    漏芦(二两)川升麻(二两)川芒硝(二两)黄芩〔二(三)两〕栀子仁(二十枚)蒴(四两)上件药。细锉。以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滓。以软帛旋蘸汤拓病上。冷即再暖用之。

    又方。

    羚羊角屑(三两)上以水一大盏。浓煎取汁二合。以摩之数百遍。若无羊角。牛脂猪脂炼。候冷摩之亦效。

    又方。

    上用羊角烧灰细研。以鸡子清和涂之。

    又方。

    上用酪和盐。热灸手涂摩即消。

    又方。

    上用白芷及根叶。煮洗拓之。

    又方。

    上用慎火草。捣熟封之。

    又方。

    上用白矾煮汁。拭之良。

    又方。

    上用蒴汁。着少许酒相和。浴之。

    又方。

    上用酒煮石南汁。拭之良。

    又方。

    上用鸡屎汁拭之。

    又方。

    上用芥子。不限多少。捣罗为末。不计时候。以酽浆水调下半钱。

    赤疹者。由冷湿折筋肌中。甚即为热。热即成赤胗也。得天热则剧。得冷则减。宜用此方。

    上用生蛇衔草。捣烂涂之良。

    白疹者。由风气折于肌中。与风相搏。遂为疹也。得大阴而冷则剧。出风中亦剧。得晴暖则减。身暖亦瘥。宜用此方。

    上用枳实。水煮取汁拭之。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