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病人不要干吞药片

    病人为图省事,吃药片不用温开水送服,而是用唾液把药片强迫吞咽下去。这样服药片对身体有许多害处。比如影响疗效、损伤食管,甚至药片误入气管发生生命危险。

    人的食管本身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药片最容易停留在食管与气管的交叉处;有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增大的病人,由于食管受压,管腔变窄更容易使药片在食管中停留,如果干吞药片很可能会使药片卡在食管中而导致食管炎或食管溃疡。引起食管损伤的药物较多,主要是一些对食管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的药片、药丸或胶囊等。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奎尼丁、氯化钾、氨茶碱、保泰松、吲哚美辛、泼尼松。一旦发生食管损伤,病人就会觉得胸骨后烧灼感、压迫感或疼痛;有的还会出现吞咽困难。而且干吞药片其药物溶解缓慢,如果是糖衣片起效更慢。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防止副作用的发生,服药时切忌干吞。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取站立位,先把药片放入口内,然后喝上一口水(不宜过多),稍把头向上仰并作吞咽动作,药片即随水经食管而顺利进入胃内。胶囊外壳是用明胶作的,遇水能产生一定粘性,干吞最易附在食管内壁,还因胶囊比水的比重小,在水中是上浮的,故吞服时头部不宜上仰,否则送服的水吞下胶囊仍卡在食管中,如把头部向下略前倾,这样较易吞下。待药片吞下后不要马上躺下,隔5分钟再喝一点水。这样服药可以促进吸收,提高疗效,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更多中药材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
  •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