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水黄者,身面青黄,脚膝浮肿,心腹胀满,上气烦闷,语声不出。烙关元穴、伏兔穴、下管穴、足三里二穴、承山二穴、百会穴及背心。
治水黄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遂(一钱煨,令微黄)上件药,捣碎,都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五十里再服,得利即住服。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水黄者,身面青黄,脚膝浮肿,心腹胀满,上气烦闷,语声不出。烙关元穴、伏兔穴、下管穴、足三里二穴、承山二穴、百会穴及背心。
治水黄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遂(一钱煨,令微黄)上件药,捣碎,都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五十里再服,得利即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