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大风鬓眉堕落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大风病鬓眉堕落者。皆从风湿冷得之。或因汗出入水得之。或冷水入肌体得之。或饮酒卧风疾八方之风。皆能为患。客于经络。久而不去。与血气相干。则使荣卫不利。淫邪散逸。

    故面雷丸散

    治大风疾神效方。其风有五种。象五行金木水火土。黑虫者是业报之病。不可治

    在人身体之中。往来无碍。若蚀人肝。则眉鬓先堕。若蚀人肺。则鼻柱崩折。不闻香

    臭。若蚀人脾

    则肢节堕落。若蚀

    多生疮癣。或状如鱼鳞

    名曰逆。风起之由。皆因冷

    便生虫。又因用力过度。食饮相违。酒后行房。汗入骨髓。亦患斯疾。若治者先服此

    散。出虫为验。见青黄赤白便可治之。

    般虫。肌肉欲坏。眉发堕落。皆可服雷丸散雷丸(一两)雄黄(三分细研)硝石(一两细研)雌黄(三分细研)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半两细研水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又用苦参五两。硝石四两。捣碎。以生绢袋盛。入瓷瓶中。以无灰酒

    治十年大风。毛发秃落。瘾疹生疮。气脉不通。抓搔不觉痛痒。莽草散方。

    莽草(三两微炒)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干姜(二两炮裂锉)石斛(二两去根锉)天雄(乌头(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三钱。后以羊脯下药。日再服。勿大饱食。

    治大风。眉鬓已落。却令再生方。

    乌麻油(一升)丁香(一两)生姜汁(一合)铁生末(一合)附子(三分)木香(三分)诃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油及生姜汁中。以不津器盛。于马粪中埋三七日药成。涂药法。

    治大风疾。卒无眉鬓者。乳香丸方。

    乳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紫参(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玄参(半两)苦参(半上件药。并生用。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百日内

    治大风疾。眉鬓堕落。遍身结肿。皮肉顽痹。青盐散方。

    青盐(一斤)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更研令匀。入瓷罐子内盛。瓦子盖头。固济。初用炭火二斤烧。

    渐渐如斤。

    相和

    治大风。眉鬓堕落。皮肉顽痹。筋脉不利。商陆酿酒方。

    商陆(二十五斤切)曲(十五斤捣碎)上件药。以水二斗。拌渍炊黍米一硕。酿如常法。三酝讫。封七日开看酒熟澄清。随性温服

    治大风疾。松叶浸酒方。

    猪鬃松叶(二斤切)麻黄(五两去根节)上件药。细锉。以生绢袋盛。以清酒二斗浸。秋冬七日。春夏五日。日满开取。每服。

    温一

    治大风疾。令眉鬓再生。侧柏叶丸方。

    侧柏叶(不计多少)上件药。九蒸九曝。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三服。夜一服。以热水下五十

    治大风疾。头面生疮。眉发髭脱落。宜用此沐浴方。

    桑柴灰(热汤淋取汁)上用洗头面。以大豆水研取浆。解释灰味弥佳。次用热水入绿豆面濯之取净。甚良。不过十

    治大风癞疾。骨肉疽败。百节酸痛。眉鬓堕落。身体KTKT痒痛者。宜服此

    方。

    马薪蒿(不问多少一名马矢蒿一名烂石草)上件药。细锉。炒干。捣细罗为散。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治大风疾。百灵藤粥方。

    百灵藤(四两)上以水一斗。煎至二升。去滓。入粳米四合。煮作粥。于温室中澡浴了。服之。衣覆取汗。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黄宫绣
  • 作者:
    张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