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还明散

    《眼科金镜》卷二:还明散处方

    夜明砂 晚蚕砂 谷精草 蛤扮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末,煎黄蜡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治小儿雀目,每至夜不见物。

    用法用量

    三岁小儿用1丸,将猪肝1片切开,置药于内,麻线缠定,砂锅煮热,先熏眼,后吞服。

    摘录《眼科金镜》卷二《圣济总录》卷一○八:还明散处方

    蚛粟子196枚(并皮用),甘草(炙,锉)2两,水蛭(拣细者,炒)2两,虻虫120枚(去翅足),白芷5两,乌梅(去核)5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眼生翳晕,昏暗隐涩,瘀肉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后热酒调下,续更饮酒半盏压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冯氏锦囊·杂症》卷六:还明散处方

    草决明(炒)2钱,白蒺藜(炒,去刺)4钱,防风2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目病。

    用法用量

    用猪肝1块,竹刀薄剖,入末药在内,饭上蒸熟,去药食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六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大附子2两(炮,去皮脐,切片),熟白艾1两,川姜7钱(炮,洗)。功能主治脏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处方干姜末、熟艾各等分。制法以白面作馄饨,如酸枣大。功能主治脾虚有寒,泻痢。用法用量每服40-50个,煮熟,空心服;腹胀者,炒厚朴煮汁熟,即煮馄饨食之。摘录《鸡峰》卷十四......
  • 处方艾叶(糯米糊蘸过,大火焙干)、麦糵(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米醋打糯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羸,久不进食,脏腑不固,小便常多。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醋汤、温酒或米饮送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处方紫檀5两,小柏5两,茜根5两,郁金5两,胡椒5两。制法上为末,水和,入臼中,更捣一万杵为丸,阴干。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主诸种病。先吐血,后嗽血。临床应用诸咽喉口中热疮者,以水煮升麻,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旦服之,二服止......
  • 组成陈阿胶(烊冲)二钱(6克)、生白芍三钱(9克)、杵石决明五钱(15克)、双钩藤二钱(6克)、大生地黄四钱(12克)、清炙草六分(2克)、杵生牡蛎四钱(12克)、络石藤三钱(9克)、茯神木四钱(12克)、鸡子黄(先煎代水)两枚(2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