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夫脏腑久虚。气血衰弱。腠理开泄。阴阳不和。真气散失。营卫虚竭。邪气毒风。从外而入
治卒中风。忽倒闷绝。口噤不语。气厥不识人。闭目不开。针灸不知痛处。宜服独
活散方。
独活(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桂心(一两)汉防己(半两)白术(半两)麻黄(一两去子(一两炮裂去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
治卒中风。言语謇涩。肢体不仁。宜服杏仁散方。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一两去根节)芎(一两)独活(三分)当归(半两炮裂锉
治卒中风。半身不遂。舌强难言。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一两)独活(三分)葛根(一两锉)防风(三分去芦头)当归(三分锉微炒)赤芍药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卒中风仆倒。不识人。口角斜。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半两)骐竭(半两)白僵蚕(半两微炒)干蝎(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犀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
治因沐浴。卒中风不语。喉中如拽锯声。宜服虎掌丸方。
虎掌(一两汤洗七遍微炒)牛黄(半两细研)天南星(一两炮裂)板蓝根(二两)川乌头((一两炮裂)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
治卒中风四肢麻痹。缓弱不能行。宜服乌头丸方。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天麻(三分)干姜(三分炮裂锉)乳香(三分细研)天竹黄(三分)地龙令赤投酽醋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
治卒中风。语涩多涎。宜服白垩丸方。
白垩(二两)鹿角霜(二两)天南星(一两炮裂)羌活(一两)附子(一两炮去皮脐)川乌(一两微炒)糯米饭。和捣三二百杵。丸如鸡头实大。每服
治卒中风。心神烦闷。肢节拘急。疼痛。宜服龙脑丸方。
白龙脑(一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琥珀(半两细研)牛黄(一分细研)雄黄(半两细研)安息香(一用安息香膏。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
治卒中风。仆倒不知人事方。
乌鸡粪(一分)黑豆(一合炒熟)马牙硝(一分)龙胆(一分去芦头)上件药。
先将鸡粪。取黑豆同炒令熟。次入龙胆并硝。以酒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
治卒中风。昏愦若醉。痰涎壅盛。四肢不收方。
上用砒霜。如绿豆大。细研。以新汲水调下。少用热水。投得大吐即愈。如未吐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