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夫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者。名曰虚风。此风能伤害于人。故言曰贼风也也。
治贼风。身体及心腹疼痛。四肢不利。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当归(一两锉微炒)芎(半两)茵芋(半两)桂心(一两)萆(罗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六分。煎至三分。次入酒四分。更煎三两沸。去滓。
治贼风。心腹拘急。四肢疼痛。腹满欲死。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三分)防风(三分去芦头)芎(三分)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麸炒微黄去瓤
治贼风入腹。腹中拘急。烦乱恍惚。迷惑不知人事。口噤不开。手足缓弱。卧即惊
恐。口干茵芋(半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细辛(半两)黄芩(半两)桂分)防风三钱。
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一两沸
治贼风。身体拘急。舌强难言。手足不遂。宜服汉防己散方。
汉防己(一两)麻黄(一两半去根节)赤芍药(三分)芎(三分)黄芩(一两)防风(三两半)杏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贼风。身体缓弱。手足不遂。言语謇涩。精神恍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两)石膏(一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芎(三分)汉防己(汤浸去皮尖双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贼风入腹。短气。心下烦热。手足疼痛。四肢不举。口噤不能语。宜服秦艽散
方。
秦艽(一两去苗)羚羊角屑(三分)防风(三分去芦头)葛根(三分锉)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半两术(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取竹沥一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温服。
治贼风。毒瓦斯攻注。四肢疼痛。发动不可忍。宜服侧子散方。
侧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当归(一两锉微炒)桂心(一两)赤芍药(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根节)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贼风。攻身体及入五脏。言语謇涩。神思冒昧。肩背拘急。转侧不得。大续命汤
方。
麻黄(三两去根节)石膏(一两半)桂心(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锉)芎(三分)干姜炒微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以汗出为度。
治贼风入脏。身体缓急不遂。及不能语者。宜服小续命汤方。
麻黄(一两半去根节)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人参(三分去芦头)赤芍药(三分)芎(三两)附子(一去滓。不计时候。稍
治贼风。口噤昏沉。半身不遂。风毒入脏。口面斜。宜服追风散方。
天南星(一两炮裂)白附子(一两炮裂)干蝎(三分微炒)羌活(三分)防风(三分去芦头)(三分)白芷脐)威灵仙(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都研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