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蔼
薆
藹
譪
譺
賹
躷
銰
鎄
鑀
锿
隘
霭
靄
靉
餲
馤
鱫
鴱
㝶
㑸
㕌
㗒
㗨
㘷
㢊
㤅
㱯
㿄
䀳
䅬
䑂
䔽
䝽
䠹
䨠
䬵
䶣
𥴨
侒
俺
儑
唵
啽
垵
埯
堓
媕
安
屵
岸
峖
庵
按
揞
晻
暗
案
桉
氨
洝
玵
痷
盦
盫
罯
胺
腤
荌
菴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勶
唓
坼
彻
徹
扯
掣
撤
撦
澈
烢
爡
瞮
砗
硨
qū
紶
拼音:
qu
注音:
ㄑㄩ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糹
造字法:
五笔86:
XFCY
五笔98:
XFCY
五行:
Unicode:
U+7D36
四角号码:
24932
仓颉输入法:
VFGI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紶字拼音(带声调)
qū
紶字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横竖横折捺
紶字的组词
与紶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紶
qū ㄑㄩˉ
◎ 继。 ◎ 束。
汉语字典
[①][qū][《玉篇》去魚切](1)继,紶继。(2)束。(3)“綌”的讹字。[②][qǔ][《集韻》口舉切,上語,溪。]绪。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紶;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20第09
【集韻】口舉切,音去。【類篇】緒也。 又【玉篇】去魚切。繼也,束也。 又與蜐通。【荀子·王制篇】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註】紶,當爲蜐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