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tóng
  • 拼音:tong
  • 注音:ㄊㄨㄥˊ
  • 部首笔画:5
  • 总笔画:12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UJFF
  • 五笔98:UJFF
  • 五行:
  • Unicode:U+7AE5
  • 四角号码:00105
  • 仓颉输入法:YTWG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2735
提交资料
  • 童字拼音(带声调)
    tóng
  • 童字笔顺
    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竖横横
  • 童字的组词
    阿童 安童 傲童 巴童 榜童 报童 嬖童 龀童 成童 冲童 村童 丹童 颠童 儿童 歌童 歌童 疙童 疙童 耕童 宫童 孤童 海童 孩童 还童 家童 狡童 髫童 结童 津童 金童 经童 橘童 狂童 老童 乐童 娈童 灵童 弄童 马童 蛮童 锚童 梅童 门童 蒙童 迷童 冥童 牧童 内童 牛童 女童
  • 与童相关的成语
    齿豁头童 儿童走卒 儿童之见 二童一马 返老还童 返老归童 鹤发童颜 黄童皓首 黄童白颠 黄童白叟 牛童马走 却老还童 濯濯童山 騃童钝夫 童男童女 童叟无欺 童心未泯 头童齿豁 狎雉驯童
  • 基本解释

    tóng   ㄊㄨㄥˊ ◎ 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 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 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 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 古同“瞳”,瞳孔。 ◎ 姓。

    反义词

    英文翻译

    child   virgin

  •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tóng  〈名〉 (1) (形声。重省声。( qiān),罪。本义:男奴仆) (2) 同本义 [boy servant] 得童仆贞。——《易·旅》 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 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child]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礼记·内则》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微伺其睡。 将杀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 (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virgin] 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8) 眼珠。通“瞳” [pupil]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词性变化 tóng  〈形〉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young]。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 (2) 愚昧;浅陋[stupid]。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红艳貌[red]。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 (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hornless]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6) 山岭,田地无草木[bare]。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bare]。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8) 头秃;没有头发[bald]。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tóng][《廣韻》徒紅切,平東,定。](1)僮仆;奴仆。(2)儿童;小孩。(3)未成年。亦泛指幼小。(4)愚昧;浅陋。(5)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6)面容红润貌。(7)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8)山岭、土地无草木。(9)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参见“童木”、“童粱”。(10)头秃;没有头发。(11)把树木砍光。(12)通“同”。(13)通“瞳”。参见“童子”。[②][zhōng][《集韻》諸容切,平鍾,章。]用于地名。

    音韵参考

    [上古音]:东部定母,dong[广 韵]:徒紅切,上平1東,tóng,通開一平東定[平水韵]:上平一东[粤 语]:tung4[闽南语]:tang5,tong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立字部】 童;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871第20【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成童,八歲以上。又【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又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又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又【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註】童土,無草木地。 又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又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又稂,一名童梁。 又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又【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註】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又姓。【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又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又叶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