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川
暷
椽
歂
氚
汌
猭
玔
瑏
穿
篅
舛
舡
舩
船
荈
賗
踳
輲
遄
釧
钏
鶨
㯌
㱛
㼷
䁣
闖
闯
䡴
傸
刅
创
刱
剏
剙
創
噇
幢
床
怆
愴
摐
牀
牎
牕
疮
瘡
磢
窓
窗
窻
㡖
㵂
䃥
䇬
䎫
䚎
䚒
䭚
腄
倕
吹
垂
埀
捶
搥
桘
棰
槌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骥
髻
鬾
魕
魝
魢
鯚
鯽
鰶
鰿
鱀
鱭
鱾
鲚
鲫
lóu
軁
拼音:
lou
注音:
ㄌㄡˊ
部首笔画:
7
总笔画:
1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身
造字法:
五笔86:
TMDV
五笔98:
TMDV
五行:
Unicode:
U+8EC1
四角号码:
25244
仓颉输入法:
HHLLV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軁字拼音(带声调)
lóu
軁字笔顺
撇竖折横横横撇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折撇横
軁字的组词
与軁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軁
lóu ㄌㄡˊ
◎ 古同“偻”,(背脊)弯曲。
汉语字典
[①][lóu][《集韻》郎侯切,平矦,來。]见“躽軁”。[②][lǚ][《集韻》隴主切,上麌,來。]同“僂1”。背脊躬曲。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身字部】 軁;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238第06
【集韻】郞侯切,音婁。軀軁,傴也。 又隴主切,音縷。僂或作軁。尩也。 又龍遇切,音屢。義同。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