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选用药膳的原则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具体来说:

    少儿的应用原则

    少儿就用原则与成人比在生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少儿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尚未成熟与完善,属于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易于出现热症、阳症,处于生长期需较多的营养物质,且小儿脾胃不足,过食生冷、油腻之品极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小儿的饮食应少温补,多样化,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且尤其应注意时时呵护脾胃,以补后天之本。

    中年人的应用原则

    青年时期人体脏腑功能旺盛,各器官组织都处于鼎盛时期。中年期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脏腑功能逐渐由强而弱,而这个时期的许多人又肩负工作、生活两副重担,往往抓紧时间拼命工作,自恃身体好而忽视了必要保养。中医认为过度劳体则伤气损肺,长此以往则少气力衰,脏腑功能衰败,加速衰老;而过度劳心则阴血内耗,出现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气血不足,久而久之出现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各种疾病。而中年人的身体状况本身不如青年时期,所以中医很注重中年人的保健调养。《景岳全书》指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有创根基,尚于强半”。中年时的补养不但使中年时期身体强壮,也可防治早衰。通过药膳选用补肾、健脾、舒肝等功效的食物,可达到健肤美容、抗疲劳、增智、抗早衰、活血补肾强身的作用。

    老年人的应用原则

    老年人由于大半辈子的忙碌奔波,过度劳心劳体,出现脏腑功能的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出现了脏腑功能的减退和气血津液的不足,加之青壮年时期所遗留的一些病根,往往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出现心、肝、脾、肺、肾的不足,表现出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头晕、失眠、性功能减退、腰酸腿软、腹胀、纳差、便秘等。又夹有实证,血脉不通畅,痰湿内阻,出现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组织增生等。此时的饮食治疗应以补养为主。但老年人的补养与年轻人不同,不是一时能达到疗效,应长期坚持,应清淡,熟软,易于消化、吸收,可适当多服用具有健脾开胃、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脉、通便及延年益寿作用的药粥、汤等药膳。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