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吃狗肉讲究卫生

    狗,又称犬,为我国“六畜”之一。早在汉代以前,人们吃狗肉的数量与普遍性,相当于今天的吃猪、牛、羊肉。它的美味为人们津津乐道,有“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之说。

    狗肉味道鲜美,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肌肽、肌酸和钾、氯、钠、铁、钙、磷等微量元素、嘌呤类物质。寒冬时节,它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常食些狗肉,以补脾胃,强筋骨,益血脉。但是,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吃狗肉宜讲究卫生。否则,往往会引出人们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多种疾患,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在狗肉中常寄生一种叫旋毛虫的寄生虫。旋毛虫为雌雄异体,虫体细小,成虫3~4毫米,幼虫0.1毫米。别小看雌虫,它的生殖力极强,一条雌虫可产幼虫1500条,多可达1万条。这些幼虫可钻入人或动物的淋巴管或静脉血管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位,1个月内便可在肌肉中形成“囊包”。幼虫可在“囊包”中生存数年之久,人吃了这种带“囊包”的狗肉就会染上旋毛虫病。

    据专家们的研究,旋毛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幼虫在1周内便可钻入肠壁,引起十二指肠、大肠广泛的变化,患病的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并伴有乏力、畏寒、发热等症状。2~3周后,幼虫经血管又侵入肌肉组织,引起肌肉发炎。这时病人会出现持续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以小腿部肌肉为重),全身水肿和咀嚼、吞咽、呼吸、说话困难等肌组织及呼吸系统症状,部分病人还会有肝、肾的病理改变。4~16周后,患者水肿加剧,脱水虚脱,呈恶病质象,常因毒血症、心肌炎和其他并发症致死。国外报道,此病的死亡率高达6%~30%。我国的西藏、云南、沈阳等地区也曾多次发生过。

更多中药材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