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激素类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高胆固醇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十分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许多因素都可影响血脂水平,进而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本文简要介绍激素类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对血脂的有益影响表现在它可以降低总胆固醇2%~10%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7%~20%,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5%~20%。但它可升高甘油三酯,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最多可升高40%。人工合成的雌激素炔雌醇比天然雌激素作用更强。雌激素植入剂对总胆固醇、LDL-C、HDL-C的影响较弱,经皮给予的雌激素对血脂几无影响。

    合成孕激素

    高剂量的炔诺酮单独使用时不使甘油三酯和HDL-C分别降低20%和25%~30%,使LDL-C升高6%~13%。而低剂量时对血脂没有明显影响。但长效制剂仅降低HDL-C12%~30%。天然孕激素及其衍生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与合成孕激素相似,但程度较弱。长效甲羟孕酮制剂主要影响HDL-C胆固醇,可使其水平降低15%~30%。

    激素替代疗法(HRT)

    HRT对总胆固醇和LDL-C的影响与雌激素相似,但对HDL-C的影响被削弱(与甲羟孕酮或地屈孕酮复合)或被逆转(主要为与炔诺酮复合),而HRT对甘油三酯的影响的报道则不一致,升高、无影响和降低等结果均有报道。一项对绝经后使用雌激素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显示,HRT具有保护作用。但一项随机试验显示,尽管HRT对血脂有积极的影响,但不能减少已确诊的患者冠脉疾病的绝经后妇女的冠心病总发生率,而且发生静脉栓塞者更多。

    口服避孕药

    含有第二代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利奈孕酮和炔诺酮)的口服避孕药显示了对血脂更多的不利作用。左炔诺孕酮可升高LDL-C10%和甘油三酯达50%,并使HDL-C降低5%~15%。其主要第二代孕激素制剂显示了对总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的同样作用。但与前者相比,其它第二代孕激素制剂对HDL-C的作用可能更有益。第三代孕激素(去氧孕酮和甲地孕酮)是以减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为目的而设计的。这些复方口服避孕药可使LDL-C降低0~15%,升高HDL-C10%~15%,但也可升高甘油三酯多达75%。尽管存在对血脂影响的差异,但并不能证明含有第二代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与含有第三代孕激素的制剂相比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增加。而一系列研究发现,第三代孕激素制剂比第二代孕激素会增加静脉血栓的危险性,特别是第一次作用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

更多中药材
  •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