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国中医研究院实验证实:川芎内酯A具抗心肌缺血作用

    川芎中有治疗心血管病功效的有效成分不只是川芎嗪,日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川芎内酯A。他们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证实,这一成分确实能够保护缺血的心肌。

    目前,川芎有效成分的研究多集中于川芎嗪(四甲基吡嗪)。但实际上,川芎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甚微,有些产地的川芎生药中甚至未能检出四甲基吡嗪的存在。为此,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对川芎的主要活性部位进行了详细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数种内酯类化学成分,其中川芎内酯A、B约占川芎生药的1.6%,是川芎的主要成分。随后,他们从药物预处理的角度,研究了川芎内酯A(4,5-二氢-3-丁烯基苯肽)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中,科研人员采用离体心脏恒压灌流方法,以0.5毫升/分钟的灌流速度,浓度分别为0.0125毫克/毫升、0.025毫克/毫升和0.05毫克/毫升的川芎内酯A与K-H灌流液同时灌流大鼠心脏10分钟,然后全心停灌30分钟,复灌60分钟。结果显示,川芎内酯A预处理可提高心脏缺血再灌期的冠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室颤和室速的发生率,使心肌匀浆的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

    研究人员指出,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以及生化物质的释放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缺血预处理为寻找更有效的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提供了新思路,即药理性预处理。本项研究发现,川芎内酯A在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能够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不但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而且推迟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和恢复时间;对LDH、MDA和SOD的释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示川芎内酯A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更多中药材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
  •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
  •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