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丹酚酸B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前景看好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类,

    如老年痴呆为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缺血为急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日前在京召

    开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2005年度科学年会上,该所张均田教授报告了他

    们10多年来所进行的丹酚酸B(从中药丹参中提取出的一种单一成分)防治神经

    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丹酚酸B对急性和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都表现

    出良好的效果,有望开发成为理想的治疗老年痴呆药物和抗缺血药物。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强

    现已认识到,自由基生成过量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各种发病机理的“交汇点”

    ,它与胞内钙超载互相影响,出现所谓“恶性前馈循环”。张教授说,多种实验

    方法研究表明,丹酚酸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超氧阴离子和

    羟基自由基的作用。丹酚酸B对维生素C-NADPH和半胱氨酸-Fe2+诱发的实验大鼠

    肝、脑、肾微粒体及脑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丙二

    醛生成量的减少,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所产生的超氧阴离子也有较强的作用。

    此外,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是维生素E、甘露醇和银杏提取物E761的100倍,

    是目前发现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天然成分之一。

    采用MCAO模型证明,丹酚酶和丹酚酸B除表现为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外,还能增

    加体内抗氧化物——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GSH)和抗氧酶——超氧化物

    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等含量。张教

    授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丹酚酸有很强的抗氧活性,减少了体内抗氧化物质

    的消耗所致。

    对脑缺血有良好保护作用

    脑缺血是一种以微循环血流量下降和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系

    统疾病,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关键因素是细胞钙稳态失调、兴奋性毒性、自由基

    生成过多和线粒体功能破坏及能量耗竭。脑缺血中晚期出现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和

    迟发性炎症。与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结伴而来的是神经症状的缺失,记忆和认知

    能力的下降及脑梗死、脑水肿。张教授说,丹酚酸B能从多种环节对脑缺血起到

    防治作用。

    首先,张教授说,丹酚酸B可改善实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抗血小板聚集。

    他们采用拴线法制备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大鼠脑缺血前10

    分钟静脉注射丹酚酸B10毫克/千克一次,结果发现,可明显改善由缺血-再灌注

    损伤所致的神经症状异常,降低脑卒中指数和脑梗死面积及脑水肿程度。另外,

    丹酚酸B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无论是体内或体外试验,均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影响凝血系统功能,无出血危险性。

    其次,丹酚酸B能保护局限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线粒体损伤。他们在研究

    中,从由缺血脑皮层组织提出完整的线粒体,采用Clark-氧电极检测线粒体呼吸

    功能,同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酶活性。结果表明,脑

    缺血-再灌注可明显损害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使P/O比值由2.88降至2.31,3态呼

    吸速率由99.93纳摩尔O/分/毫克蛋白降至63.22纳摩尔O/分/毫克蛋白,4态呼吸

    速率由28.01升高至37.59纳摩尔O/分/毫克蛋白,呼吸控制率由3.65降至1.70。

    丹酚酸3~1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使受损线粒体P/O比值、3态

    和4态呼吸速率接近正常水平。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还能降低复合体Ⅰ和Ⅳ的活性,

    而丹酚酸B1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可使复合体Ⅰ和Ⅳ的活性回升到接近正常水

    平。

    此外,丹酚酸B也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他们的研究结

    果表明,实验大鼠缺血1小时再灌注24小时可明显诱导缺血区皮层神经细胞凋亡,

    缺血前给予丹酚酸B3毫克/千克体重、6毫克/千克体重、1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

    射,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以丹酸酸B10毫克/千克静注效

    果为最佳。实验大鼠脑缺血1小时再灌注24小时可破坏线粒体膜屏障功能,降低

    线粒体膜电位,引起线粒体肿胀,释放细胞色素C,脑缺血区皮层Caspase-3RNA

    和活性蛋白表达增加。上述剂量的丹酚酸B可以保护线粒体屏障功能和抑制Caspase

    -3mRNA和蛋白表达。

    为老年痴呆治疗展现诱人前景

    由于老年痴呆发病机理研究日益深入,已经出现一些新的治疗靶标,其中干

    扰β淀粉样多肽(Aβ)的形成和沉积的思路已为广大学者所接受。张教授说,他

    们的研究首次证实,丹酚酸B在10-8摩尔/升,经25摄氏度孵育30小时,可以完全

    抑制Aβ1-40的凝聚和纤维形成。此外,采用MTT还原法,老化(凝聚态)的Aβ3

    5-35与PC12细胞孵育48小时后,对PC12细胞产生毒性,应用浓度为1微摩尔/升的

    丹酚酸可显著减轻这一毒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丹酚酸B为10-8~10-6摩

    尔/升能明显抑制Aβ1-40引起的PC12细胞、PC12PS-2和PC12PS2N1411的细胞凋亡,

    其抑制率分别为19%、22%和20.8%。

    张教授表示,当前关于细胞凋亡流行的看法是:缺血缺氧、Aβ、早老素(PS

    )等作用于线粒体膜,使膜电位降低,ATP合成减少;活性氧簇(ROS)和胞内钙升

    高,使得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从而激活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表达增加导致DN

    A断裂,从而造成细胞凋亡。研究发现,丹酚酸B既有抗脑缺血、改善葡萄糖转运

    和增加ATP含量的作用,又有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降低胞内

    钙浓度和ROS生成、抑制凋亡过程上游的凋亡因子Par-4和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

    3的表达。

    他以其课题组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举例说明:如用Westernblot分析证明,PC

    12细胞和PC12PS2N1411细胞暴露于Aβ1-4024小时,可观察到Par-4表达增加,而

    用丹酚酸B10-7摩尔/升预处理,可阻止其表达的增加;PC12PS2N1411细胞暴露于

    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丹酚酸B为10-7~10-6摩尔/升可使线粒体膜电位恢

    复几近正常水平;向线粒体膜加入Aβ,可引起线粒体细胞色素C显著释放,当采

    用丹酚酸B10-7~10-6摩尔/升后发现,能显著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

    张教授最后强调,基于他们十多年来所进行的研究,可以认为丹酚酸B在防

    治脑缺血和老年痴呆等急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有良好的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更多中药材
  •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