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香散治疗结肠炎作用机理研究有新发现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伍杰勇、吴仕九最近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清香散对TNBS致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其下调结肠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有关。

    这项研究是通过观察清香散对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致结肠炎大鼠模型的作用进行的。研究人员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乙醇组,模型组,清香散低、中、高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肠壁增厚、扩张、穿孔,并与周围组织形成包裹、粘连,清香散各剂量组及SASP组均有不同程度糜烂、溃疡和坏死,乙醇组基本正常或仅有充血、水肿。组织切片可见模型组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溃疡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脓肿形成。清香散各剂量组及SASP组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病变。各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SOD、MDA、NO、NOs影响的比较,清香散可降低肠组织MDA、NOs及NO含量,升高SOD值。

    研究人员介绍,三硝基苯磺酸钠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半抗原特点,能与组织蛋白等高分子物质结合,诱发免疫反应。其致病机理及病理与炎症性肠病(IBD)相似,被广泛用于炎症性肠病实验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作为粒细胞的特异性分泌物,被认为是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标记物。在炎症性肠病(包括结肠炎)急性期,NO大量产生时,并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导致含巯基蛋白和脂质过氧化,从而促进炎症发展。研究发现,不同的IBD模型与NOs表达增加有关,在IBD患者肠组织中NOs蛋白与一氧化氮合酶信使RNA(NOsmRNA)及NO明显增加。IBD出现时肠黏膜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引发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造成炎症和组织损伤。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的抗氧化酶SOD,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MDA水平及SOD活性正是反映机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在本研究中造模后第7天时清香散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肠炎模型大鼠体重,减少组织损害,降低肠组织MPO含量,表明其有明确的疗效,并能降低肠组织NOs及NO表达,减少因之而产生的炎症及相关的损伤,增加SOD活性而减少MDA量,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这可能是清香散治疗IBD的药理基础。

    研究人员还分析,中医认为,IBD急性期在辨证分型上属湿热内蕴型,治疗当用清热祛湿法,既往有动物实验证实其对多种湿热病症疗效确切,而该实验亦证实其对IBD急性期有明显抗炎作用。

更多中药材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