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药药材已经不是那个“地道药材”了

    “地道药材”是中医药界对经过长期实践,品质和疗效都比较突出的好药材的习称。“药材好,药才好”已经成为一些中药企业的“口号”。

    但是随着医疗保健市场的扩大和中医药产业的迅速扩展,传统的“地道药材”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在临床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中药品种混用、乱用、代用现象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个中原因除了好药材产量不足外,对中药材品种、品质及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科技部社会科技发展司调研员邹健强举例说,野山参和人参,价格差异几百倍。为什么?功效大不相同。而目前的研究只能回答指标成分的异同,而指标成分代表不了临床的实际功效。中药材整体入药的效果,不是某一成分的效果。目前的研究水平还远未达到能对药材所有成分的清楚认识,更谈不上认识成分和疗效的关系,对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道地”和“非道地”药材的差别到底有多少,依然认识不够。我国中药材的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虽然人参人工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建立人参的优良品系。中药材品种很多,很复杂,要花很大力气和时间才能搞清楚,工作量确实很大。

    其实人们对中药品种的关注,最早的声音恰恰是来自老中医们。邹健强说,这些老中医感觉到,还是自己看的病,自己开的方,为什么就不那么灵了呢?今天用的药,是不是过去用过的药呢?

    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龙胆泻肝丸事件”。以前药典中规定关木通和木通是可以混用的,但近年国外发现关木通会导致马兜铃酸肾病,2005年经专家反复论证,最终两者混用被国家药监局叫停。

    中药材品种混用,可能对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都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各地所生产的很多中成药虽使用了同一中药材,但其成分含量却相差甚远,当然药效和质量标准更是无法比较了。另一方面,就是老中医们用的中药很可能不是他原来用的东西了,自然就出现药方不灵的尴尬。

    正本还需清源,邹健强表示,导致混用、乱用和代用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市场对中药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好药材供不应求以及某些人不按规则办事片面追逐经济利益导致的结果。如今道地药材越来越难求了,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4年公布,目前世界上已认知的药用植物总数的20%正处于濒危和灭绝的状态。

    野生资源不能满足用药需要,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野生变家种、扩大人工种植、研制代用品,就成了大势所趋。邹健强认为,中药什么品种的药材好,怎么评价药材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药材由于没有像农作物那样经过多少代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品种很不稳定。野生和家种之间有差别,而差别到底是什么造成的?至今没有答案。

    药用植物受产地生态环境等影响,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特征。用现代手段研究道地药材品种的优越性,继而扩大种植是从质量上和数量上满足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必然选择。

    可喜的是,某些代用品已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例如,体外培养牛黄的成功产业化,不仅使代替天然牛黄成为可能,同时突破了中药成分,特别是控制了有害成分及其成分含量。人工麝香、人工虎骨的替代品也已经被批准进入市场。

    据悉,“十五”期间,一些品种野生变家种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如重要的常用大宗药材柴胡,目前其资源面临枯竭,野生变家种生产上存在出苗难、产量低和质量差问题。科研人员从新品种、北柴胡生物学特性、新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有效解决了限制我国北柴胡家种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障碍,大大推动了柴胡家种生产发展,促进了野生柴胡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为解决我国柴胡药源长期混乱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邹健强表示,“十一五”科技部还将加大对中药资源和品种的研究力度,包括对中药种质资源和“道地药材”的研究,中药品种整理、选育和培育,野生变家种等,以从源头上保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医临床疗效。

更多中药材
  • 中医治疗肿瘤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肝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受到众多因素多年作用的影响才会发生,在治疗上也是相当困难的,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单一。中医治疗肿瘤优势:1、缓解病情:在中医治疗肝癌上应用多是很常见的事情,首先我们要针对肿瘤的症状进行......
  • 晚期肝癌中药治疗中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既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也能够彻底的控制症状,中医个体化处方治疗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肝癌晚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肝癌晚期腹水治疗具有平衡水盐代谢,促进潴留水液......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时肝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弃,一定要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