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药合用有助于提高PCOS患者妊娠率

    近几年,到医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明显增多。PCOS是内分泌与代谢失调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功能性子宫出血、肥胖、多毛、痤疮等。PCOS患者常伴不孕,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如何治疗PCOS患者的不孕,成为妇科临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的临床治疗实践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对提高PCOS患者受孕几率及减少妊娠丢失率上,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医学界对PCOS的病因存在不同的推论。在中医方面,近年来众多学者认为,肾虚是其基本病因,在此基础上还分为血瘀、痰湿、肝郁和痰瘀互结等的不同肾虚。如肾阳虚,命门火衰冲任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肾阴虚,阴精不足,冲任失于滋养,则不能孕养胚胎;肾气虚,则不能调节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功能,出现一系列月经不调病症,最终导致不孕。还有肾虚兼血瘀,肾阳不足,胞脉虚寒,气血凝滞,肾阴亏损,虚热内生,血为热烁,皆可致肾虚血瘀,肾虚生殖无能更有瘀阻,则难成孕。肾虚兼痰湿,肾阳虚衰,不能化生精血为癸水,则冲不盛,任不通,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下注胞宫,故月经不调以致不孕,而肾阳虚不能温运脾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故聚而成痰。肾虚兼肝郁,虚者肾亏血少,胞宫失养,实者肝郁气滞,痰热互结,闭阻胞脉,导致不孕。

    西医学认为PCOS患者不孕的因素包括: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卵泡发育障碍和不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抑制卵泡发育,卵泡闭锁,不能形成优势卵泡,而出现排卵障碍;高胰岛素血症,卵巢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卵巢间质和卵泡的影响,可引起卵巢分泌雄激素;肥胖,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活性降低,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增高,进一步加强雄激素的作用,脂肪组织转化为雌激素增多,雌激素周期性变化消失,加重排卵及受孕障碍致不孕。

    促排卵与抗雄激素治疗

    促排卵治疗是西医学治疗PCOS患者不孕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克罗米芬(CC)是促排卵一线药物,尤其是对于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不高、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每日常用剂量为50毫克;若反应不佳者,可加至每日100~150毫克,于月经第5日开始连续用药5日。另外,常用的制剂还有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基因重组F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MG。FSH主要用于促卵泡发育,根据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和FSH的水平决定用量,主张由少量开始,在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下调整用药剂量;HCG主要用于促卵泡发育和黄素化,一般在卵泡发育至直径8~20毫米时,一次肌注5000~10000单位。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促排卵方案易导致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PCOS患者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安体舒通属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每日75~100毫克分两次口服,副反应为月经过多和月经不规则、头痛、乳房痛、乏力、性欲减退;地塞米松抑制肾上腺雄激素分泌,每日剂量0.25毫克,必要时4个月后增至0.5毫克(每日分两次口服)。达英-35可拮抗雄激素,从患者出血第5日起,嘱其每日口服1片,连续21日,周期治疗3~6次。副反应有抑郁、体重增加、轻度头痛、水钠潴留、性欲减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使促性腺激素减少,从而减少卵巢合成激素,可采用曲普瑞林3.75毫克于周期第二天肌注,每28日1次,共3~6个月,月经出现暂时停闭,但长期应用可出现潮热、汗出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并导致骨质丢失。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治疗PCOS的方法主要分为:补肾活血法,主要针对耐CC的PCOS患者,选用知母、黄精、龟板、生地、麦冬、桃仁、马鞭草、仙灵脾等滋肾养阴;补肾化痰法,即采用补肾化痰中药治疗PCOS,以胡芦巴、覆盆子、熟附子、熟地、肉桂等补肾药为主,佐以穿山甲、象贝通络化痰,痰湿型以昆布、胆星、皂刺、夏枯草等化痰软坚为主,佐以菟丝子、淫羊藿补肾,肾虚痰实型则补肾化痰软坚并用;补肾疏肝解郁法,即采用归芍地黄汤补肾养血,越鞠丸疏肝解郁、行气化痰。

    中西药合用可提高疗效

    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干扰了CC对中枢和卵巢的作用,使20%~30%的患者对CC的反应不良或无反应。由于CC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可使宫颈腺体分泌减少,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形成了高排卵率、低妊娠率的治疗效应。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健脾养血或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卵巢局部微环境和机体能,从而提高卵巢对CC的反应性,增加宫颈粘液分泌,有利于精子的吸纳,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中药与CC联合应用,即发挥了CC募集卵子的优越功能,又为卵子的发育和胚胎的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因而获得更高的妊娠率。

    耐CC的PCOS不孕患者,改用CC与补肾活血中药仙茅、熟地、赤芍、柴胡、益母草、牛膝等10余味中药组成的排卵汤,并辨证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加减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具体方法包括:补肾活血中药+克罗米芬,熟地、旱莲草、女贞子、紫石英、补骨脂、当归、川芎等与CC联合应用。补肾化痰祛瘀中药+克罗米芬,运用中药六二四合方(六味地黄汤、二陈汤、四物汤为主)与CC联合应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克罗米芬,即以熟地、山茱萸、肉苁蓉、山药、苍术、陈皮、石菖蒲、丹参、牛膝、皂角刺等为主药,采用补肾健脾、化痰活血的中医周期疗法,并与CC联合用药。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二甲双胍:在对肾阴虚组、肾阳虚组和痰湿组采用周期治疗的同时,加二甲双胍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PCOS患者妊娠丢失率相当高,有研究报道对PCOS不孕患者分别采取中药、西药和中西药促排卵治疗,其中中药组41例,用补肾活血化瘀中药连续治疗6个周期;西药组35例,前3周期用达英-35,后3个周期用CC/HCG;中西药组63例,按上述中药、西药联合用药,连续6个周期。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早期流产率和早期先兆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的早期先兆流产率分别高于中西药组。这一结果提示,中西药联合应用,使子宫内微环境改善,不但能提高妊娠率,也能降低早期流产率。此外科研人员探讨PCOS患者临床证型与基础性激素的关系发现,当LH/FSH值<2.5时,患者多表现为肾阴虚征象;LH/FSH值>2.5时,患者则出现一系列肾阳虚征象,泌乳素(PRL)增高是肝郁证的特异性指标。另外,B超尤其是阴道B超能动态观测卵泡的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的速度、排卵情况和子宫内膜的厚度。因此,周期疗法与B超监测相结合更能及时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更多中药材
  •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都用于治疗月经量少的问题,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由气血两亏导致的月经量过少、带下量多、腰膝酸软等症状,能够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而人参养荣丸是有炙甘......
  • 首先对于补益类中药,最好是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肠润便的药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肠胃的积滞。而对于消化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最好是饭后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胃中存在较多的食物,药物和食物混合可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其实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
  •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