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替米沙坦

    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最后环节的药物,降低血压效果肯定,药物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对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新药替米沙坦(telmisartan)是这一家族的新成员,药物的脂溶性较高,与受体的结合能力较强,因而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和作用特异性。

    药理学特性

    替米沙坦为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能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和肾上腺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亚型AT1的结合,从而阻断血管收缩以及醛固酮的分泌。本品与AT1受体结合选择性高,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2及对乙酰胆碱、腺苷、儿茶酚胺和组胺等的受体几乎无亲和力。本品与受体结合非常紧密,即使是高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也无法轻易将其置换。

    药动学研究显示,替米沙坦口服后0.5~2小时内达血浆峰值。使用本品后,患者个体间血浆浓度的差异较大。药物在体内经过初期的快速吸收和分布时相后,缓慢消除,其平均终末消除半衰期约为24小时,是目前上市用于高血压治疗的AT1受体阻断剂中最长的。替米沙坦在血浆中主要与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结合,其稳态分布容积高达500升,且具有很高的脂溶性,能够快速穿透细胞膜,因而极易分布于组织中。由于肝脏的首过效应具有饱和性,因而当绝对生物利用度达到40%~60%时,机体中药物分布已十分充分。本品几乎全部在肝脏通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代谢,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经胆汁快速排泄。

    临床疗效评价

    近期多项研究对替米沙坦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在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本品具有显著的降压疗效。替米沙坦每次口服20~160毫克,每日1次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降低2.6千帕和1.4千帕,而剂量达到每日40~80毫克时可见最大的降压疗效。

    一项489例患者参加的为期1年的开放性多中心研究评价了本品80毫克单用或与氢氯噻嗪等联合使用的降压疗效。结果显示,替米沙坦80毫克单药治疗或联用氢氯噻嗪(12.5毫克或25毫克)和/或其他降压药物可使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获得持续的显著的临床降压效果。

    用法与用量

    替米沙坦片剂规格有40毫克和80毫克两种。一般用量为每次口服40毫克~80毫克,每日一次。轻或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本品无需调整剂量。轻或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每日剂量不应超过40毫克。老年人服用本品通常无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和安全性

    由于替米沙坦不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作用底物,因而其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机会较少。研究表明,本品与地高辛同时服用会引起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所以本品在与地高辛合用时,应动态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本品在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中使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少引起顽固性干咳。研究中出现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反应,且与治疗无关。

更多中药材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