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亚甲蓝新用

    亚甲蓝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亚硝酸盐及芳香胺类药物(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近年来,临床又发现了不少新用途。

    治疗三叉神经痛

    亚甲蓝治疗三叉神痛的具体方法:根据疼痛部位和神经定位常规消毒后,用7号针头寻找患支神经孔(有落空感),针尖进入孔内约0.3~0.5厘米后注入0.75%布吡卡因1毫升,然后保留针头观察10~15分钟,待患者触摸痛区疼痛消失、麻木时注射亚甲蓝10~20毫克。

    用于某些手术后止痛

    亚甲蓝作为长效止痛剂可用于肛门手术止痛。它与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局部注射后作用于神经末梢,损害末梢神经髓质,而新生的髓鞘大约需30天修复完毕,故可起到长效止痛的作用。其起效前约有4小时的过渡期,此时可有疼痛、异物感等,逐渐转为麻木、无痛,它是因末梢神经先是受刺激,继而神经髓质受损的原因,所以一般需加入利多卡因,后者作用快,对神经末梢通透性强,维持时间约2~3小时,也正好在亚甲蓝镇痛空白期,起到早期镇痛作用。两者配伍应用,可使肛周神经末梢传导受阻,肛门轻度松弛,括约肌无痉挛反应,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利于伤口愈合。

    亚甲蓝应用于肛门手术止痛时应注意几点:亚甲蓝的配伍浓度应该用0.1%~0.2%的低浓度液;注射时以创面基底表浅浸润为宜,切忌注射过深,注射前一定要先回吸,防止药液直接注入血管内;注射量以创面呈淡蓝色为最佳,大约15~20毫升左右,切忌注射过量。

    应用亚甲蓝和丁哌卡因混合液还可用于剖胸术后镇痛。具体治疗方法:术毕关胸前于侧卧位下,在切口上、下各一肋骨角处作肋间神经阻滞,分别注入上述药液6毫升。

    治疗来苏儿中毒

    来苏儿即50%甲酚的肥皂溶液,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致死量为50~100克。来苏儿中毒无特殊解救药物,但亚甲蓝可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病人恢复有利。同时,亚甲蓝对休克的治疗亦有明显作用,它可灭活或降低NO(舒血管因子)活性,逆转低血压,抑制炎症介质诱导的cGMP增高导致的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从而改善心血管功能。

    治疗血管瘤

    亚甲蓝治疗血管瘤,瘤体消除快,无明显痛苦,无副作用,疗程短,瘢痕不明显,治愈率极高。具体治疗方法:瘤体部位消毒后用一自制的可伸缩的金属或塑料辅助环(消毒)套在瘤体上,环内侧距瘤体边界0.5厘米,适当加压。根据瘤体大小决定亚甲蓝用量,一般剂量为10~20毫克/次,为1%药液。注射器从瘤体中心刺入,向四周放射状均匀注药,至瘤体变蓝有张力感即可。退针后用消毒药棉压迫针孔,防止药液外渗,5分钟后撤去备用环和药棉。每周注射1次,4周为1疗程。不愈者间歇10天后再行下1疗程。

    预防手术后肠粘连

    具体应用方法:将已制成安培的1%的亚甲蓝无菌液体,在关腹前按0.3毫克/公斤体重,均匀涂于肠管表面。

    肠局部生成的超氧化物、过氧化物和羟基是多饱和脂肪酸的潜在氧化剂,可损害细胞膜而诱发肠粘连的形成。亚甲蓝可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具有拮抗一氧化氮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且可穿透细胞和组织。亚甲蓝和抑肽酶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显著。

    治疗手深度烧伤中的应用

    亚甲蓝染色早期削痂后用全厚皮移植,获得创面及时修复和功能重建双重疗效。应用方法:为了防止术中过多削除健康组织或残留坏死组织,术前24小时用亚甲蓝染色,使坏死组织着色,即坏死组织染成蓝色,而健康组织不着色,以便在术中正确判断削痂深度。

更多中药材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