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采用高分子沉淀吸附法分离芦荟杂质

    非离子多聚物是一类重要沉淀剂,主要有聚乙二醇(PEG),壬苯乙烯化氧(NPEO),应用最多的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亲水性强,有很广泛的分子量,使用较多的是PGF6000~20000,分子量超过20000以上的聚乙二醇,则具有很高的黏性。

    分离黏多糖,除了较多地使用乙醇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溴化物(简称CTAB)、十六烷基氯化吡啶(简称CPC)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常用的有效沉淀剂。CTAB的沉淀性极强,能从很稀的溶液中(如万分之一浓度)通过选择性沉淀回收多糖,其原理是:季胺基上的阳离子可以形成季胺络合物,此络合物在低离子强度的水溶液中不溶解。

    聚酰胺柱可用于分离低分子量化合物(酚、羧酸、醌等)。聚酰胺是一类化学纤维原料,国外名称“尼龙”,我国名称“锦纶”。它对极性化合物的吸附作用,是由于聚酰胺与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被分离物质形成氢键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吸附力的大小。在色谱过程中,洗脱剂与被分离物质在聚酰胺粒子表面上竞争形成氢键,可选择适当的洗脱剂,使被分离物质在洗脱剂与聚酰表面之间的分配系数有最大差异,经过吸附与解吸的色谱过程,就可使化合物与杂质分离。

    甲壳胺能使无机酸、有机酸、色素等胶体,鞣酸、纤维素等悬浮颗粒凝聚或吸附沉降,因而可从液体产品中除去悬浮颗粒,增加透明度。比如,在糖液中用2~50微克/克甲壳胺,就可使悬浮颗粒迅速沉淀;洗米水含有大量悬浮物质(2200微克/克),透明度为0.4厘米,如果加入悬浮物质量0.2%~0.4%的甲壳胺和0.1%~0.2%的含有羧基或硫酸根的高分子物质,则可使废水迅速变清,悬浮物浓度降至33微克/克。

    氧化的多酚共价键连接多肽和重金属,促使液体制品(芦荟)形成混浊;另外,多酚的酶促氧化,使聚合指数上升,并与蛋白质形成聚合物,在冷却时呈不溶性,也会造成液体制品(芦荟)混浊。除常用的解决方法外,在芦荟凝胶生产工艺中,粗滤后加入200~350毫克甲醛/吨凝胶,使蛋白质水解产物酰胺类物质与甲醛起缩合反应,形成类似酰胺树脂缩合物,它能吸附芦荟凝胶中花色苷等多酚物质,并形成沉淀,不会发生复溶解,粗滤后除去。此工艺能除去凝胶中花色苷73%~85%,相对分子量为600~3000的多酚物质——单宁下降35%~44%,可溶性氮减小3%。最终制品中未检出甲醛残留,可延长制品保质期7个月。

    用PVPP(R-C=O-NH2)聚乙烯吡咯烷酮也能有效吸附芦荟凝胶中的多酚。粗滤前以0.75克~2.5克/升的量与凝胶混合,精滤将沉淀除去。PVPP吸附迅速,可除去凝胶花色苷40%~60%,儿茶素15%~35%,高分子蛋白下降1%,苦味质下降3%~10%,延长保存期60天以上。使用过的PVPP可用1%~3%浓度的NaOH在80℃条件下循环30分钟再生,损耗在2%左右。

更多中药材
  •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
  •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
  •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