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栝楼牛蒡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栝楼牛蒡汤处方

    栝楼仁 牛蒡子(炒,研)花粉 黄芩 生栀子(研)连翘(去心)皂刺 金银花 甘草(生)陈皮各3克 青皮 柴胡各1.5克

    功能主治

    理气疏肝,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肝气郁结,热毒壅滞,致成乳疽、乳痈,初起憎寒壮热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煮酒适量和匀,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金鉴》卷六十六:栝楼牛蒡汤处方

    栝楼仁1钱,牛蒡子(炒,研)1钱,花粉1钱,黄芩1钱,生栀子(研)1钱,连翘(去心)1钱,皂刺1钱,金银花1钱,甘草(生)1钱,陈皮1钱,青皮1钱,柴胡5分。

    功能主治

    胃火郁结之乳疽、乳痈,,憎寒壮热,红肿焮热痛。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入煮酒1杯和匀,食远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六清·《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组成

    瓜蒌仁一钱(3克)、牛蒡子一钱(3克)、花粉钱(3克)、黄芩一钱(3克)、生栀子一钱(3克)、连翘一钱(3克)、皂刺一钱(3克)、金银花一钱(3克)、生甘草一钱(3克)、陈皮一钱(3克)、青皮一钱(3克)、柴胡五分(1.5克)。

    用法

    水煎,入煮酒一杯和匀,食远服(远离吃饭时间服用)。

    功效

    清热疏肝,通乳散结。

    主治

    主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或身发寒热。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等病症,

    急性乳腺炎:以本方加减治疗42例,与青霉素静滴治疗30例对照:疗程为10日,以乳房部的红肿疼痛及乳汁的通畅等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一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临床医生》2002年第1期)

    方解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脾胃失和,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隔,营气不和而发病。本方具有清阳明胃热,疏厥阴之气的功效。方中全瓜蒌、牛蒡子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化痰解郁;金银花、连翘、炒山栀、黄芩、甘草清热解毒消肿;皂角刺托毒排脓、活血消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理气消肿之功。

    临床如见哺乳期乳汁痈滞者,加鹿角霜、漏芦、留行子、路路通;产妇不哺乳或断乳后乳汁壅胀者,加焦山楂、生麦芽;有肿块者,加当归、赤芍;即将化脓者,加炙山甲;热甚者,加石膏、鲜生地黄;气郁甚者,加川楝子、合欢花;新产妇恶露未净者,加当归、川芎、益母草,并减少凉药。

    方歌

    乳痈初起需金银,连翘花草山栀芩,青陈柴胡皂角刺,瓜蒌牛蒡汤最神。

    摘录清·《医宗金鉴》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1升(制),小麦面1升。制法上捣半夏为散,以水搜面为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是药成。功能主治积冷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妇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饧。摘录《外台》卷六引许仁则方......
  •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捣罗为末,姜汁和作饼,晒干)3两,丁香半两,沉香(锉)半两,麝香(研)1钱,龙脑(研)1钱,丹砂(研)1钱,藿香叶半两,槟榔(尖者)2颗(锉),木香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和胃气......
  • 处方半夏(为末,姜汁搜作饼,焙干)3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逆满,心下痞塞。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白蜜1匙,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 处方半夏30g 黄芩30g 干姜20g 人参20g 炙甘草20g 黄连6g 大枣10g 白酒700ml炮制1. 将上述7味药材一同捣碎用布包裹,浸于酒中;2. 5日后,加入凉开水500ml调匀,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主治......
  • 《御药院方》卷五:半夏利膈丸处方白术 人参 白茯苓(去皮)白矾(生)滑石 贝母各30克 天南星(生)45克 白附子(生)60克 半夏(汤洗)9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主风痰郁甚,头疼目眩,咽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