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儿泄泻推拿效果好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如水样或夹食物残渣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夏秋季节。为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轻则预后良好,若久泻不愈,则易导致厌食、慢惊风等,妨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智力发育。究其病因,主要是由于乳食所伤及感受外邪,导致脾胃气机失调,大肠失司,而致泄泻。故其治疗手法以调理脾胃为主。包括:

    1、补脾:脾经穴位于小儿拇指桡侧面。补脾时,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连续100~300次。具有健脾胃、进饮食、生气血、除湿热等功效。

    2、推板门: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时,可先揉板门2~3分钟,再由板门推向腕横纹100~200次。具有通达气机,开闭消积,行气导滞之功效。

    3、调大肠: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或清或补。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指尖推向虎口为补,来回推为调,一般100~300次。具有温里升提,涩肠固本,调理肠道之功效。

    4、摩腹:腹部,属大小肠所居,脾所主。操作时,取仰卧位,用掌或四指或全手轻贴腹部,缓缓逆时针移行,绕脐做圆周运动,30~50次。此法直接作用于胃肠,能和中、通导、止泻。

    5、揉脐:肚脐,又名神阙、气舍。操作时,用中指端或大鱼际揉之,逆时针为补,顺时针为泻,逆补交替为平补平泻。泄泻多以补为主,揉1~3分钟,能治疗脾胃虚寒,中气下陷之久泻、久痢、脱肛、完谷不化。

    6、揉龟尾:龟尾穴位于尾骨端下陷中。操作时,患儿取俯卧位,医生中指端向内上触及穴位,施以揉法3~5次,能涩肠止泻。用于治疗泄泻、慢性痢疾、完谷不化等。

    7、推七节骨:七节骨为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操作时,患儿取俯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向上或向下推,200~400次,以皮肤发红为度。适用于一切虚证、寒证、气陷证如腹泻、食少、完谷不化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要根据病情不同加减穴位及选择不同的手法。同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忌食生冷、油腻肥甘及不易消化之品。睡觉时注意腹部保暖。

    相关链接:

    小儿推拿注意啥?

    小儿推拿疗法适用的对象一般是6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可主治腹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嗽、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但有重大疾病的小儿,如心脏病、肿瘤、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的部位等,不宜采用本疗法。

更多中药材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
  • 说到肾虚,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肾虚吗?肾虚是肾脏问题吗?肾虚会导致透析吗?什么是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虚。肾脏是人体的先天性基础,任何疾病在特异性表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肾脏缺乏的表现。肾脏精气的强度是影响人类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长期疾......
  • 蜂蜜,也被称为冬季酿造。这主要是因为蜜蜂收集和酿造的困难。宋代大诗人苏哲在《第二韵王适元日,曹焕的第二首歌》中写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头酿造琼浆。蜂蜜采用百花精华,被称为女性美容圣药。经常吃蜂蜜可以让人们脸像桃花。它对妇女、年轻人,......
  • 咳嗽有两种: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引起,并吸入刺激性物质。因此,急性咳嗽通常伴随着因素的恢复而改善。与急性咳嗽相比,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很多,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涕倒流、支气管扩张等,以及肿瘤、心脏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