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孕妇儿童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勿超2克

    最近,“反式脂肪酸”危害健康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上周,美国星巴克宣布在美国50%门店停用反式脂肪酸,最终实现无反式脂肪酸食品。随后,该公司表示,在中国的星巴克店也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与此同时,美国FDA还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等指标。据悉,反式脂肪酸广泛存在于起酥糕点、奶油蛋糕、咖啡伴侣中,专家提醒,虽然不必盲目恐慌,但市民在购买食品时,最好要特别留意一下有无“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字样,以区分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年轻人和孕妇要特别当心。

    孕妇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要超过2克

    怀孕期或哺乳期女性,如果吃了过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通过胎盘或乳汁,使胎儿或婴儿被动地摄入反式脂肪酸,可能会使胎儿和新生儿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主任蔡美琴教授介绍,尽管至今尚未有可用的科学数据,无法建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安全含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越少摄入反式脂肪酸,越有利健康。

    专家强调,孕妇、需要哺乳的新妈妈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有必要做到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超过2克,或者更少。

    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马志英总工程师介绍,吃适量的、适当种类的脂肪是必须的。但如果摄取了过量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就会增加患上多种疾病的可能。比如:冠心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样是减肥,可能吃红烧肉的危害,还远远不如人造奶油制成的奶油蛋糕、氢化植物油反复油炸的薯条、薯片危害大。

    年轻人成反式脂肪酸摄入高危人群

    早餐一杯咖啡、一只起酥面包;下午茶配上一块黄油面包或奶油蛋糕;晚上加班,随手一包油炸薯条……不少类似这样的快餐饮食方式,往往是年轻人的热衷方式,也使年轻人易成为反式脂肪酸摄入的高危人群。

    据了解,除了羊肉等天然食品中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外,反式脂肪酸大部分都存在于加工食品中,比如:植物性固体油脂(咖啡伴侣)、起酥类的烘烤食品、人造奶油蛋糕、人造黄油蛋糕、油炸食物、巧克力派、热巧克力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日常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就是氢化油,经过氢化油烹饪的食品不仅有香味,而且风味好、又易保存,特别以人造奶油、起酥油所含反式脂肪酸较多。

    高温烹煮会促成反式脂肪酸产生

    专家建议,市民在超市选购食物时,尽量避免购买食物标签中标有:植物氢化油、人造黄(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等字样的食物。

    蔡美琴教授认为,平常烹调用油,如:橄榄油、核桃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或玉米油等,均不含有反式脂肪酸,可放心食用。但用油量要控制,每天25克左右。如果已是心血管病患者,要避免食用含油含糖量高的蛋糕、甜点,以及一些用反复使用的烹饪油煎炸出来的油炸食品,因为高温烹煮也会促成反式脂肪酸产生。

更多中药材
  • 那么这个上火其实在医学上,它确实有着它自己的定义,什么定义?就是上火是指一类各种因素导致的头面五官出现的这种红、肿、热、痛,这一类病症的一类总称。那么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例上火的案例,就是一个青少年患者,他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位患者,他来诊......
  • 这样一种症状,那么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太多了,我告诉大家,凡是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无一例外全是吃出来的,要么你吃的少得病,要么你吃的多还得病,再者你不按时吃也得病,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胃强脾弱,临床表现就这两大症状。胃强,这种强,其实是......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左乳的恶性肿瘤,这次来诊,她告诉我现在左乳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之后,已经是一年十个月了。这次来主要目的胸胁部还是有一些胀痛的感觉,而且就是感觉这种刀口的一个疼痛部位非常的固定,而且疼痛的非常明显,已经影......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