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防耳聋有道可循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伟炎教授认为助听器、耳蜗仅仅是聋儿出生后的补救措施,单纯地救助那些听不见的人并不解决根本问题。提高人口素质必须从减少残疾儿童出生率入手。

    如何才能避免出生缺陷或是后天致聋?杨伟炎教授着重介绍了以下几点:首先预防药物性耳聋。大约有100种药物可以引起听觉损害,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孩子容易患感冒发烧,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紧张,到了医院就要求打针输液,殊不知用了这类药便有可能留下终生遗憾。2.抗癌药物,如顺铂等。3.利尿药,如速尿等。4.抗疟疾药,如奎宁类药物等。此外,像常见的阿司匹林,也会引起听力下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

    由于不可能事先做预测,药物致聋的情况很普遍,这就需要医生和病人双方共同注意。病人或家属要给医生提供相关病史,如果曾有过敏史却不告诉医生,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对于非处方药,都有详细的说明书,患者自己买药时要详细地阅读。

    其次是注意遗传因素致聋。在我国边远地区,人口流动少、观念较陈旧,近亲婚配现象很普遍,造成先天性耳聋遗传基因缺陷的发生几率较大。

    另外,某些先天因素致残的人之间的婚配可能会产生残疾后代。健康人也可能由于携带不良的基因造成出生缺陷。按计划生育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精神,我们现在就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有的医院已具备在患儿出生前就确定其是否有先天缺陷的可能,所以,人们应该培养主动意识,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第三是做好围产期保健,围产期包括妊娠、分娩和产后。分别要注意的是:人的听觉器官在妊娠2个月时开始发育,2~4个月最活跃,6个月基本定型,通常所说胎教要从6个月开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阶段孕妇必须保证营养均衡,防止生病,特别要避免病毒感染,病毒性疾病最容易伤害胎儿的耳朵。尤其是孕妇患风疹和感冒,病毒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耳朵的发育,造成先天性耳聋。如果孕妇必须服药的话,一定要拒绝耳毒性药物。

    分娩时要避免产程意外。新生儿窒息、产伤等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孕妇产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定期检查,避免临产时的忙乱。

    产后主要是婴儿的喂养、用药问题。由于免疫力较低,新生儿的耳朵很容易出问题,常见的有呛奶引起中耳炎、耳朵流脓等等。

    “耳聋是可以预防的”,杨教授最后说,“最好大家都不聋,这是医生的希望。”

更多中药材
  •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
  •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
  •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