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止泻剂的合理应用

    夏秋季是腹泻性疾病的高发季节。针对腹泻有肠蠕动增快,肠黏膜渗出、分泌增加和肠道内菌群失调等特点,止泻药物大致可分为:肠蠕动抑制剂,如复方苯已哌啶、易蒙停等;收敛止泻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酸铋;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微生态制剂,如整肠生、米雅、培菲康等。此外,像活性炭等吸附剂可吸附毒素,减轻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也有止泻作用。

    以上药物虽然都是止泻剂,但其作用各有不同,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四点:

    1.对症下药是关键感染性腹泻可排泄掉一部分病菌及毒素,对人体有益。因此,盲目止泻,对病情反而不利。原则上讲,止泻药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而感染性腹泻不宜用。尤其在感染性腹泻急性期,有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大便脓血较多时,应视为止泻剂的禁忌;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则可短期使用止泻药。

    2.因病用药是保障腹泻如果是肠蠕动增快所致,如甲亢、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复方苯已哌啶、易蒙停),以延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利于水分吸收而止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选择收敛剂和吸附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通过抑制肠黏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而起到止泻的作用。如果由于黏膜炎症及溃疡导致渗出增加引起的腹泻,应首选微生态制剂(整肠生、米雅、培菲康等),通过补充肠道益生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而起到调整胃肠功能及止泻之作用。如果腹泻非单一因素所致,宜酌情联合用药。

    3.病因用药是根本止泻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才是根本。因此,在止泻、补液的同时,切勿忽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应调整饮食,并配合使用助消化药物,如乳酶生。如果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可以选择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甲亢、糖尿病、尿毒症引起的腹泻,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用药勿过量止泻剂服用过量,可引起腹胀、便秘、假性肠梗阻。复方樟脑酊、可待因等止泻剂内含麻醉成分,长期服用可致成瘾。

更多中药材
  • 偶尔的口臭可以通过刷牙、漱口和调整饮食来去除。但如果口臭经常发生,很可能是疾病或身体不适。诱发口臭最常见的因素是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往往会产生大量腐败的气体,如肠胃阻塞,如便秘、胃胀、腹胀、腐烂的气体会通过食道、口腔排气,从而形成所谓的......
  • ► 飞蚊症是什么?眼睛的飞蚊症大多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例如视网膜脱落,眼睛发炎等。► 飞蚊症有什么病症?视线范围内出现点状、线状、网状、水泡状,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东西时,发现灰黑的点状或呈线状影像,随著眼球的移动,慢......
  •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
  •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